关于敢教日月换新天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优秀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敢教日月换新天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敢教日月换新天纪录片心得体会【第一篇】
在建党90华诞的伟大节日里,沿着《建党伟业》的轨迹,我们再一次走进了历史,重温了那段开天辟地、波澜壮阔的风云。感受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感受爱国志士漫漫长夜中的求索,感受我们党成立的风雨之路…….在整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可以感悟很多。
沿着故事镜头,我们走进这一段故事。这段故事,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我们在影片中,目睹了孙文等革命者建立国民党,与袁世凯争斗的情形;我们在影片中,目睹了巴黎和会引发的“五四”爱国运动,从而开始了救国之路;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布尔什维克的种子经由李大钊、陈独秀引入中国,终于生根发芽;在影片中,我们还看到历经转辗,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召开中共一大的故事…….在影片中,红色的历史,红色的革命,红色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革命年代离我们似乎久远。诚然,现在我们处于的是和平年代。然而,和平年代里应续承着红色的精神,应以红色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缔造美丽。在和平年代里,我们应该多想一想,是那些黑夜中抗争、前仆后继的革命者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多想一想,是那些舍弃小家,矢志不渝的革命者无私奉献,才求得国家光明和今天的发展;我们应该想一想,现在的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够做到不愧对革命先辈,才能够沿着革命者的足迹,为我们党与国家的今天与明天做出积极的贡献。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我们奋进的动力,是我们创造工作成效的动力。让红色精神激励我们,就是要发扬革命先辈那种不惧劳苦、连续作战的精神,就是要坚持革命先辈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风格,就是要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造福人类的品质——坚持把这些红色精神融入到我们当前的工作中,这就是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着力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真真正正让服务好、质量好、职业道德好及群众满意的工作赢得良好的口碑,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今天,爱国的精神,应化为爱岗敬业的职守,应化为对人的热忱及对工作的热情,应化为用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有益的努力。红色精神,如同流淌着的红色血液,那是我们生命与灵魂中不可或缺的贵重物质。红色的精神,更带给我们洁白无暇的神圣及无上的职业荣耀。因为有了红色的精神,所以,才让我们的精神与境界更加充实、更加有力,也才能让我们成为大写的人,成为令人敬佩的人。重温历史,品味《建党伟业》,让红色精神激励我们缔造美丽,我们相信,世界因为红色更动人,因为我们更美丽!
敢教日月换新天纪录片心得体会【第二篇】
鉴古知今,学史明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过残酷的环境,遭遇过失败的挫折,背负过沉重的压力。百年风雨征程,我们党何以历经苦难而走向辉煌?学好党史必修课,就要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把握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读懂蕴含其中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汲取真理力量,赓续奋斗使命,以更加坚定、更加自信、更加自觉的姿态踏上新征程、投身新伟业。
风雨百年,青史可鉴。井冈山八角楼上的灯光下,诞生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延安整风运动,肃清了党内“三股歪风”,成为作风建设的源头活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启改革开放大变革的时代序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行艰辛理论探索、推进伟大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找到了适合我们自己的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间大道”。百年党史深刻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代中国的全部主题。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好党史必修课,党员干部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读懂百年风雨背后的历史大逻辑,汲取真理力量,为初心溯源,为思想筑基。要把学习党史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把理想信念建立在深厚的理论修养之上,以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照亮前行道路。要把学习党史与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结合起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夯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强化理论武装中用好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练就奋进新征程的真本领真功夫。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出一条血路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一代代共产党人发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铸就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成就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懈奋斗史”,凝练成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奋进的精神谱系。百年党史深刻昭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奋斗得来的。精神的力量无坚不摧,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任何困难都压不垮我们。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更大、挑战更多、任务更重。学好党史必修课,党员干部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读懂百年成就背后的创业大逻辑,把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赓续奋斗使命,扬帆复兴征程。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锤炼结合起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清除思想上的尘埃,洗涤心灵上的污垢,品读可歌可泣奋斗故事,赓续“红色基因”,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起来,全面的振奋斗争精神、奋斗精神,在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夯实国内大循环战略基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各项中心重点工作中勇当“开路先锋”、勇开“顶风船”,把握“危”中之机,抢抓发展之“先”,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的新时代“赶考”答卷。
敢教日月换新天纪录片心得体会【第三篇】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10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序幕。回首百年历程,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激励下不断奋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华章。
以学修身,为自身素养“补钙”,涵养理性平和的心态。这是最好的时代,但不是完美的时代,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蓝图已绘就,但我们面前还有一道道难题待解。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遇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复兴之路面临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青年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点新颖,但同时也阅历尚浅,容易偏激。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自觉把面临的问题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中去辩证分析,取得成绩不妄自尊大,遇到困难不妄自菲薄。既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气度和自信,又有“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紧张和清醒,更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和勇毅。
以干促进,为时代发展“加油”,锻造实干担当的精神。个人的奋斗道路和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一样,总是披荆斩棘而非一帆风顺。青年从走入社会到建功立业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一次次的跌倒又爬起、暂停又重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不必为眼前的点滴得失斤斤计较,不能在怨天尤人中自暴自弃,要在有条件打拼的时候全力以赴,在必须暂停的时候蓄势待发。坚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风险挑战中见风雨,在困难矛盾中经磨砺,在火热实践中壮筋骨,在经受百般磨炼中百炼成钢。
以变求新,为创新改革“充电”,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今天,新时代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无限可能,也正创造着无限可能。青年干部要善于审大势、观全局,认真分析研判形势,把握历史规律,用好历史经验,练就“观一叶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本领。要有创新意识,勇敢面对新任务、新要求,积极实践新发展理念,转换思维、灵活创新、推动改革、探索破冰,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探索精神,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新征程中要完成的任务带来“新能量”,与时代同频共振,做积极进取的“拓荒牛”。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让我们用奋斗的精神铸就青春的底色,练就过硬的本领,向着浪高风急、冲破逆折处勇毅前行,让青春的枝头绽放绚丽之花。
敢教日月换新天纪录片心得体会【第四篇】
该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史论结合,全面展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反映党团结带领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豪情让中华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四集《中流砥柱》讲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大旗,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率领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争,与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党中央派周保中、赵一曼等大批党员奔赴东北。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主要抗日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的奋起抵抗,成为14年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6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周恩来等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八路军东渡黄河,相继取得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等作战的胜利。
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平津、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些作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但是,由于国民政府实施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军节节败退。
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将走向何方?“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八路军、新四军向沦陷区大步挺进,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
从山区到平原,人民军队深入敌后,迅速和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最前线,支撑起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020年9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这是总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4年历史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抗日主张并率先开展抗日斗争,是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尽管这时的抗战还是局部的,但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有力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抗击者。
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夺取抗战胜利正确方向的引领者。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对抗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抗战全局,对抗战的进程和策略作出卓有远见、高人一筹的谋划和部署,为夺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南。
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广大敌后战场和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是坚持抗战和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敌后战场构成,两个战场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在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为夺取最后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也是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的较量。抗日战争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成就了抗战胜利的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上一篇:党史学习材料集聚【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