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字]的党课讲课稿两篇
党课讲稿:牢记“三个务必” 走好新征程“赶考”之路
同志们: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政治清醒、强烈的政治担当,对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三个务必”浓缩了百年历史经验,彰显了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涵盖了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是党员干部接续奋斗的“指路明灯”。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党员干部要从“三个务必”中,读懂理想、奋进、斗争的“精神密码”,以坚定信念、优良作风、斗争精神为“引擎”,推动中华民族巨轮驶向新征程。
一、“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创新发展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中外历史得出的宝贵结论,也是总结党长期革命实践得出的宝贵结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党的干部产生官僚主义的习气,也容易产生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党中央对此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多次开展整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坚决反对各种贪图享乐和铺张浪费现象,坚决惩治各种腐化堕落违法违纪行为。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推动我国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向全党提出“三个务必”,充分彰显了在风云变幻时代背景下党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要求,具有鲜明时代内涵和特征。从时代任务看,“两个务必”提出于新中国成立前夕,面临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建设新中国;“三个务必”提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聚焦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论断内容看,“两个务必”针对党在全国执政提出要求,是对“如何执政”作出深刻回答;“三个务必”则是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如何长期执政”作出科学回应。从实践要求看,“两个务必”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如何继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实践遵循;“三个务必”是针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出的伟大号召和行动纲领。“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拓展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既强调“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与“船”的问题,体现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凝结着理论精华,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发展。
二、“三个务必”是理论根基同一、内在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党跨越70多年时空的对话,变的是数字,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的宗旨、优良的作风,以及一脉相承的自觉和清醒。“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的传承,“三个务必”,则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使命任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更新、更高标准的政治要求。
首先,“三个务必”的理论根基同一。马克思主义是“三个务必”形成的理论基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是人民性这个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深刻体现,是对中国发展与政党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指向着要永远将人民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内在要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治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时代要求,是坚持自我革命、提高执政能力的永恒课题。“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展现。
其次,“三个务必”的整体辩证统一,是相辅相成、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目标,体现了党的宗旨,决定了“为什么”,是后两个务必的目标归宿。“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保障,体现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决定“为什么能”,是其他两个务必的必要条件。“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方法路径,决定“怎么干”,是另两个务必的实践行动。敢于斗争是鲜明品格,是一种精神状态,善于斗争是能力本领,是敢于斗争的实践要求,两者是历史规律性与自觉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三、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答好新时代“赶考之卷”
从“两个务必”升华为“三个务必”,是总书记对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论断,彰显了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牢牢把握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的历史自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准备经受重大考验的高度警醒。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永葆赶考之姿,答好新的时代答卷。
一要永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赶考情怀,答好初心卷。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从党的一大到XX,我们党百年奋斗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要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要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践行党的初心使命,锚定赶考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忠于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坚决拥护者和坚定践行者。
二要永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赶考清醒,答好作风卷。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风险与挑战的作风保证。中国共产党走的是前无古人的漫漫征途,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赶考之路”,时间的坐标不断向更远处延伸,我们面临的“考场”越来越大,“考题”越来越难,“考试”要求越来越高。居安思危是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深沉智慧,我们想要取得越好的成绩,越需要保持高度的历史清醒,越要谦虚谨慎;离目标越近,越要时刻警惕懈怠心态,越要发扬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保持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更不能丢掉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意识和定力意识,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当前,正是年底收官的关键时期,组织税费收入、发票电子化改革等重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找准位置、定准目标,既立足本职岗位,又抓好协同配合,以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抓好落实,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三要永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赶考精神,答好担当卷。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斗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我们党依靠斗争赢得过去,也必将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前进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存在诸多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唯有斗争,才能破难题、解困境,在新的赶考路上一往无前。不管是老党员,还是青年党员,我们都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增强斗争的本领,以理论武装淬炼过硬的政治素养,以实践锻炼锻造过硬的能力素质,以坚定的政治定力经受起各种重大斗争考验;要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砥砺前行,以自觉的斗争实践,开创工作新局面,把自己的党员身份亮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党课讲稿: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奋进精神力量
同志们,根据计划安排,今天我围绕“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奋进精神力量”为题给大家上一次专题党课。
近期,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为何总书记高度关注党的理论创新,因为其中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历史传承,蕴含着激励共产党人前进的精神源动力。
一、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传承
作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遵循的政治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基和行动引领的无产阶级政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融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既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也与1840年以来中国自身的实情、中国所面对的世情和世界历史演化基本态势相关联。
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就面对一个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和全局性且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即如何将萌发于19世纪西欧社会历史条件下、引领无产阶级开展对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及其革命事业,以尽快完成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最为紧要最为迫切的救亡图存任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们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中看到了破解中国顽症痼疾的出路和希望,积极倡导和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落后东方国家的国情和文化高度融合,把马克思主义加以中国化时代化,使其成为创新性的科学理论,真正释放马克思主义统领和引导中国革命的真理力量,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反复证明,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理论创新并将其作为全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我们党才能承担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推演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是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密不可分的,任何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注重理论的创新发展,我们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遭受失败。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逐步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境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二、学好党的创新理论是每个共产党员的政治任务
一是充分理解“基石”地位。没有革命思想和革命理论,就不会有成功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党的魂脉。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汲取和批判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良成果,精辟阐发了人类文明递嬗的基本规律,深刻洞察和科学预测了人类社会演进的总体走向,特别是经典作家通过发现和阐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通过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由空想转化为现实。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世界文明的卓越成果和“人类精神的精华”,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革新社会、施惠大众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推进改革开放的有力思想引擎和强大精神动能。
二是注重发挥“指导”作用。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历史的结论。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广大人民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原因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三是充分激发“奋进”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党情国情世情,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及时回应和有效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对的诸多历史性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国人骄傲、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我们要始终如一地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激发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动力,不断将理论优势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践成果。
三、如何学好党的创新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一是全面系统学习。系统观念是从方法论的角度集中反映了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非常有必要从哲学史和科学史的角度进行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利益关系(既包含中国内部的利益关系,也包含中国与外国的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只有正确运用系统观念,视社会为有机整体,协调好部分与整体、眼前与长远,以及中国自身这个系统与世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学习也要用系统思维来系统学习。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决定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活动不是出于理论自洽的内部要求,也不是纯粹的理论学术诉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是因为世界出现了问题,才需要去改变。不以问题为导向,理论就可能脱离实际,就可能成为坐而论道的经院哲学,也就于改变世界不可能有任何帮助。只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才能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三是培塑良好学风。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步入新的历史征程,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判社会发展阶段、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厘清社会问题成因,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策略,才能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有所作为。
下一篇:我想当班干部实用(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