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长津湖观后感范例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200字]长津湖观后感范例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长津湖观后感200字【第一篇】

长津湖战役中,美国战地记者邓肯拍摄了一张著名的照片——一名美军士兵脸上生满冻疮、目光呆滞、仰望苍天。

当时,正值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邓肯问这名士兵想要得到什么?沉思许久的士兵吐出一个词——明天。

然而,许多美军士兵再也见不到明天了。

在长津湖战役中,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西伯利亚、号称“北极熊团”的美第7师第31团被全歼。该团印有“白头鹰”的蓝色军旗,作为志愿军的战利品,至今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横扫美国“开国元勋师”骑兵1师,打垮号称“永远忠诚”的陆战1师,粉碎“决不当第二”的步兵2师,让“联合国军”10天溃逃300多公里,被歼万余人。

这是一幕怎样的战争奇观!衣衫褴褛的志愿军官兵,拿着美军认为扔进炼钢炉都不配的简陋武器,吃着美军认为连饲料都不如的少量食物,在漫天飞雪的崇山峻岭中,顶着成吨落下的钢铁火雨,前赴后继追逐着敌人的坦克和卡车,生生造就了“美国陆军史上的最大败绩”。

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深深震撼了对手,也深深震撼了世界。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朝鲜战争纪念园,有这样一组雕塑——19个脸上写满疲惫、眼神惊恐、身披斗篷的美军士兵,似乎正在穿过一片危机四伏的战场。

这样的惊恐,几乎贯穿了整个战争的五次战役。

美国人的心中,一定充满了疑惑——如果战争胜负的天平单单取决于物质力量的比拼,这场战争本来不应该有任何悬念。

据统计,1950年美国一共生产了8700余万吨钢,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而中国只生产了大约60万吨钢,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

《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美军即使攻击志愿军一个连的阵地,也会动辄用几十辆坦克,且有飞机支援,发射炮弹多达2000到3000发,而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中,总共才发射炮弹5341发。

当时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志愿军最初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某主力军90%的战斗员仍在用日军1905年设计的三八式步枪……

于是,骄横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战前在威克岛上会晤总统杜鲁门,自然得出这样的逻辑——中国参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言外之意,我比你强大,飞机大炮比你多,你就不敢跟我真打!

威克岛,WakeIsland,英语“醒来之岛”的意思。但是,至少这位美国五星上将当时是不够清醒的。

麦克阿瑟真正醒来,是在多年之后。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强大的对手,他的傲慢与偏见,让他和他的士兵,付出了惨重代价。

抗美援朝,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扬眉吐气的一仗,既打出了国家安宁,也打出了民族尊严,更打出了一支军队面对强敌的自信。

朝鲜五圣山,有两个小小的高地——上甘岭。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战役,使这里成为美军的“伤心岭”,也成为整个世界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中国军队的“分水岭”。

43天的上甘岭之战,“联合国军”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投下5000多枚炸弹,付出了万余人的伤亡,却依然没有跨越这两座几乎被炮火削平了的小山包。

上甘岭战役的沙盘,后来摆放在了西点军校的课堂里。

1997年,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访问西点军校。一名美军中校指着上甘岭战役的沙盘问道:“我们知道你们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守卫,但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7个营就是攻不下来。”

其实,这个悬念一点也不“悬”——从自然界中攫取的物质的钢铁是有限的,而从中国人民心中唤醒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中国军人心中焕发的保家卫国的意志力量则是无穷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异常激烈而又残酷的,我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善战,终于战胜了敌人,完成了任务,打出了国威、军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200字【第二篇】

关于长津湖,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地方,上网查了一下,了解了关于长津湖的许多知识。

长津湖——位于朝鲜盖马高原东北部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由发源于黄草岭地的长津江,在柳潭里与碣隅里之间汇聚而成的。长津湖周围高山丛立,平均海拔约1300米,几乎全是崇山峻岭和连绵不断的崎岖山路,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偶有几处村落也是人烟寥落,极其适合大兵团伏击作战。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电影实则是一部记录片,通过回忆令人深思。

大家应该对爱国影片并不陌生,这些影片能够让我们回到历史,去见证那些烈士们用鲜血沾染的大地,能够让我们通过这些影片变得更加勇敢,更加顽强,不惜一切做到最好吗?电影《冰雪长津湖》让我学会了很多。

1950年11月27日,潜伏在长津湖周围山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15万人,与挺进中国的美军陆战队1师及美军步兵7师第34团近3万人,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改变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殊死战斗。交战的双方在冰雪交加,天寒地冻的盖马高原上,演绎了一场人类历史上难以想象的输死搏杀,双方战士在零下三十度的严酷环境下,经历的卓绝艰苦战斗以及所表现出的极致顽强精神,给世界战争

史上留下了惊心动魄的一页。

我想大家对爱国影片并不陌生,但我们能通过这些影片变得更加勇敢,更加顽强,不惜一切做到最好吗?电影《冰雪长津湖》让我学会了很多。

这场战争太过残酷,以致以双方是都不愿去过多回忆。

长津湖战役------美国站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交锋的对手来自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志愿军战士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狠命进攻打退美军王牌部队,为了隐蔽,零下四十多度的夜晚行军,埋伏时,许多战士长时间成进攻匍匐姿势,就在也没有能够站起。

抛开政治,为了祖国利益而英勇献身的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是不朽的,作为志愿军的每一个勇敢的个体都是值得国人永远尊重和缅怀。要是没有志愿军,就没有如今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和他们一样坚强勇敢,努力克服困难,一腔骁勇,勇往直前,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长津湖观后感200字【第三篇】

天寒地冻的严峻战场,硝烟四起的激烈战斗,美军先进的坦克装备,中国人民志愿军昂扬的斗志,无一不在预告着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影片全景式地展现了长津湖战役的全貌:从美军进犯中朝边境,到志愿军战士重创敌人,其中有壮怀激烈的战斗,也有吞噬天地的战史。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带领下来到朝鲜战场。这是一场对新中国来说首次出境作战的战役。当时的中国军队从未有出境作战的经验,而且对手是以美国为首所谓的“联合国”军。《长津湖》这部影片把抗美援朝的激烈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的场景。在一场战斗中,军人们身处零下35度的低温,身上穿的也是江南地区配发过冬的薄冬衣,却连土豆也吃不上。然而却依然坚持战斗并取得了胜利,这种精神令我感慨不已。在战役的进行中,志愿军战士宁可冻死,也不后退半步。当美军冲破防线走到阵地前时,面对他们的是一百多个冰雕般的保持战斗姿态的战士遗体。

在美军渡过海门河时,美军拼命的搭建过河的桥梁,然而却是搭了被炸,炸了再搭,搭了再炸。最后,美军只得将整个桥空投到江边,才侥幸成功逃跑。

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由此可知,信仰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一旦怀抱信仰,相信未来,就会无所畏惧,创造奇迹。因此,拥有坚强信仰的志愿军创造了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在极寒的严酷境地中,连续行军10天、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伟大奇迹。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在后来更为惨烈的战斗中让世界震惊!

为了祖国的利益而顽强奋战、宁死不屈的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值得我们永远的敬仰缅怀。片中所展现出风雪和硝烟里,先辈们所经历的这场艰苦悲壮的战役,唤醒着我们对那段历史的回溯,也让民族精神更深刻地印刻在了我的心间。

长津湖观后感200字【第四篇】

《长津湖》深深吸引我,抗美援朝的战斗事迹看了不少,而这本书也通过主人公营长吴铁锤和指导员欧阳云逸的前卫营的战斗故事,把整个长津湖的主要几个战场串了起来,惨攻下碣隅里机场、智夺死鹰岭、屈敌乾磁开、覆没黄草岭,而书中的几位关键人物也随着战斗的深入而不断消失在读者的脑海里,让我们每读一处,不禁潸然泪下。

小说以指导员欧阳云逸带着最后125名疲惫不堪、饥寒交迫的战士死守黄草岭1081高地,阻止联军南逃,结果未废一枪一弹,志愿军指战员们活活冻死在阵地上为结局,这样的结局如一颗钢钉深深刺痛读者,让我们痛哭流涕!

惨烈的战斗,无数的无名英雄倒下了,然而更多的是牺牲于恶劣的天气和志愿军毫无保障的后勤供应。这群大都来自暖和的华东子弟兵,穿着薄棉袄和胶鞋匆匆入朝参战,而面对的敌人则是美国最精锐的陆战一师,人家有强大的后勤供应系统,从天到地,从湖到海,都是最现代化的装备。冷了,可以生火煮咖啡,不用担心空袭;饿了,有高热量的罐头和巧克力,不用去啃只有牲畜吃的冰冷坚硬的熟土豆;困了,钻到鸭绒睡套里,不用大家围成一团靠相互体温取暖!为了防止枪被冻住,可以肆无忌惮的放枪,不用靠手不断的拉枪栓;收伤了,可以迅速被抬到直升机,迅速送往后方,乃至日本,而不用靠意志自己爬着去寻找后方的部队。“志愿军打到最后,军找不着师,师找不着团,团找不营,营以下基本打光了。”

这样的悬殊较量,换了清军或者国军,也许早就不击而溃,但同样的人,换了共产党的领导,结局却不一样。这是信念的力量,是保家卫国的信念支持着这些中华儿女面对死亡却置之度外,忍受饥寒也要战斗到底绝不屈服!

志愿军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友情、有亲情还有爱情。但他们的爱情不是当代人火烈的,而是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优先,把自己的爱情藏起来,含沙射影,朦朦胧胧的爱。

营长吴铁锤和指导员的妹妹欧阳如雪都是大大咧咧的人,注定天生一对,然而两人之间没有什么恩恩爱爱的言语,能把两人牵起来的是在旅途救下来的孤儿乔静子,一个成了临时阿爸吉,一个成了临时阿妈尼,但爱情之果却如此短暂,吴铁锤最终不知所终,乔静子也在战后交给当地老乡抚养。

指导员欧阳云逸和文工队员蓝晓萍之间的爱情符合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境,彼此爱慕对方,但因为战争,两人只有在偶尔相遇时相诉衷情,可有情人终未成眷属,极寒的天气把两人残忍的撕开,指导员欧阳云逸冻死在1081高地上,而蓝晓萍冒着严寒为他织的手套和毛衣也未能帮他驱散寒魔。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机枪班长孙友壮和护士李桂兰的结合,两人都是山东沂蒙山区土生土长的农民,憨厚而朴实,李桂兰没有结过婚,但举手投足都体现了母性,当孙友壮因冻伤被截肢,留下大半个腿时,李桂兰充满深情地望着孙友壮说:“俺不嫌你,一辈子做牛做马,俺不嫌你。”就这么朴实的话,让人热泪盈眶,真心祝福他们最后活下来并一起到老。

书中还提到了动物,人尚且在这种严酷的天气无法生存,更何况动物,李桂兰为救一只迷路的黑狗被敌机当成了活靶子,幸好孙友壮挺身相救,才得以生还,而黑狗则被敌机打成了蚂蜂窝;吴铁锤因为了给战士们战前打牙祭,杀掉了无人认领的朝鲜耕牛,被降级处分;而最为可怜的是骡子“大清花”,从抗战起就跟着老红军老王头,一直到冰天雪地的长津湖,这些年来,老王头把“大清花”当成亲人一样看待,可战打到最后,百十号人坚守1081高地,无粮可吃,老王头狠心杀了自己的“亲人”,可当老王头把煮熟的骡肉带到阵地上,眼前却是一个个保持战斗姿势的“冰雕”。

前卫营只是参加长津湖的战役的第九兵团的一个代表,战役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共进行了10天,第九兵团以伤亡5。6万人的代价,将联军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并有力的配合东线完胜联军,粉碎了麦克阿色的钳型攻势,无论现在网络有多少人对志愿军的战绩表示不屑,但当年这些战士的气质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69 886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