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讨发言稿样稿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讨发言稿样稿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讨发言稿【第一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提供了重要指南。近期通过研读,深受启发、深有体会。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想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必须从党的建设整体性、系统性来认识和把握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规律,注重统筹兼顾,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一是在范围上要做到“全覆盖”

《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都必须重视党的建设”“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没有任何的特殊和例外,都必须全面从严要求,形成全覆盖的管党治党格局。

二是在内容上要做到“全方位”

全面从严治党之“全面”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对从严治党进行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特别要把制度建设的要求落实到从严治党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推动各项工作举措常态化、长效化,构建起全方位的管党治党体系。[@#%^&]

三是在周期上要做到“全过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就永远在路上,要始终保持从严治党的延续性,切实担当起全过程的管党治党责任。

二、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严”,必须把“从严”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从严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严”贯穿党的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一要坚持从严治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坚持以严格标准、严密程序、严明纪律教育管理,抓住“关键少数”,从严培育、从严选拔、从严教育、从严管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确保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既履行好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又成为被监督管理的对象;既严以律己,又接受他律。

二要严明政治纪律

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等方面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党最重要的纪律。要充分认识严明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力措施,促使党员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三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四要严抓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要及时解决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以抓长的决心、抓细的耐心、抓常的韧劲,坚持不懈,一抓到底,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

五要严厉惩治腐败

要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以铁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回应群众期盼、凝聚党心民心。

三、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必须把“治理”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性要求

我们党只有通过有效的自我治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

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要解决“治什么”的问题

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查找不严不实的问题,切实治理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要解决“重点治谁”的问题

只要抓住“关键少数”,就真正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牛鼻子”。

三要解决“谁来治”的问题

要全面落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守好“主阵地”、种好“责任田”。

四要解决“靠什么治”的问题

要通过规范的制度、严明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制度办事、按角色做人。

四、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在“实”,必须以求真务实作风推动管党治党不断取得实效

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要从实处着手,不断出实招、下实力、求实效。

一要在思想建党上见实效

要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促进党员干部加强理论修养、

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法治修养、纪律修养、作风修养,增强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二要在制度管党上见实效

要坚持制度管党与依法执政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管党治党的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三要在政治生态上见实效

要把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作为深化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大气力来抓,切实解决好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思想作风、行为规范的问题,推动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实现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和“政通人和”。

四要在推动发展上见实效

经济工作是中心,党的建设是核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主动担当起推动改革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责任,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检验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讨发言稿【第二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这方面的重要论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二卷、三卷中都有所体现。近日来,按照要求,在学习第三卷的同时,又对第一卷、第二卷进行了回顾,对担当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下面,我就所学所思所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敢于担当是一个态度,一个诠释对党忠诚的态度

担当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奋斗精神。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中共党史就是一部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担当奋斗史,一代代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生命生动诠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担当,并深深镌刻在共产党的精神基因之中,成为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和政治本色。当前,我们肩负着新的更为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不熟悉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难以预见的风险考验很多。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

极作为、开拓创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新的气势、新的精气神,敢于担当、敢破难题、敢为人先,诠释对党忠诚,竭尽所能完成党和国家交代的光荣任务,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干实事、干好事。

二、敢于担当是一股力量,一股敢于碰硬较真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敢于啃硬骨头。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生要经历诸多复杂手问题,我们没有退路,不能退缩,在这些困难和挑战面前,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精神,关键时刻才能给我们力量站得出来,危急关头才能给我们力量豁得出去。

首先,要坚持立说立行,凡是决定了的事情要主动抓、快速抓、抓到底、见成效。其次,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剧烈的竞争,只有敢于担当,才能拼出更多生机,拼出更多成效;只有敢于担当,才能争取更多信息,争取到更多项目和资金,争取到发展的机遇。再次,实践告诉我们,谁敢于担当谁就走在发展的前列,非常之时,需举非常之策、用非常之力,决策果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积极探寻克难求进的对策办法,才能创造性地抓落实、出成效。

三、敢于担当是一路风景,一路拼搏奋斗历程的风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这既是总书记对我们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的亲切关怀,又是总书记对大家的激励鞭策,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实际真抓实干,用群众满意的实际行动干出实际成果,用实际成果来检验我们初心和使命。

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每当回首所到的每个岗位、每个地方工作以来的拼搏奋斗历程,内心应该总是充满满足感、幸福感和光荣感;当看到困难群众问题得到解决喜笑颜开的样子,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笑;当看到落户企业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向新的就业岗位,我们会感到很满足;

当看到农业产业、乡村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中受益、增收致富,我们也会感到很幸福;当走在城市中,走在农村地里田间,看到越来越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活设施,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综合体,看到逐年提高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我们会感到很光荣,很有成就感,等等。我想,这些就是“敢于担当”带给我们的风景,一路拼搏奋斗历程的风景,正是有了这一路的风景,我们才有了奋斗的动力,才有了奋斗的目标。

我的发言完毕,恳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讨发言稿【第三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悟这一思想精髓的精神特质、价值追求和实践要求,自觉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把思想的力量变成内心的强大正能量。

一、学出坚定不移的信仰信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十九届党中央上任仅一个星期,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来到上海和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追寻我们党的根脉,深情阐释“红船精神”,并重温入党誓词,强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要求每个党员“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身不渝”。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学出以民为本的人民立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突出“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贯穿着鲜明的人民立场,体现了真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最多的是人民群众,比如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与群众一起过、一起干”“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始终是人民群众,每次到地方调研最为关心的是百姓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生活幸福不幸福、脸上有没有笑容。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三、学出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蕴含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战略上,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蓝图描绘,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的顶层设计,再到“十四个坚持”“三大攻坚战”的重要部署,构建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伟格局。在战术上,强调底线

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强调问题导向,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强调精准施策,在城市工作上要注重精明增长、精细管理,在脱贫攻坚上要落实“六个精准”;强调创新发展,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调科学统筹,要求“十个指头弹钢琴”,等等。这些科学方法论,极具现实性、针对性、指导性。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熟练掌握运用,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

四、学出奋发有为的担当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出发点都源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勇于负责的使命情怀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从梁家河回到北京后毅然放弃安稳的生活,主动要求下到县里,为基层老百姓做实事。当时,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3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和人民,“以身许国”的家国担当。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牢记总书记的叮咛教诲,身体力行、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讨发言稿【第四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的思想建设上的一件大事。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能够参加这部重要著作的编辑工作,感到十分光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前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一道,形成了一个系列,对于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国内外读者系统了解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认真学习这部著作,有三点体会。

第一,这部著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理论品格。正是由于坚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我们党的事业才能够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十分鲜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开卷,分19个专题,收入从党的十九大到今年1月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讲话、谈话等重要文献92篇。这部著作既全面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核心内容,更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比如,本书第三个专题“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收入的3篇重要文献,深刻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将我们党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度,这是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必读必学的权威文献。

第二,这部著作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新的重大进展,是认识和理解“中国之治”的“思想之门”。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作出一系列重大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策略,推动一系列重大工作,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上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智慧方案,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气象、新境界。通读这部著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之治”的“密码”是什么,答案就在其中。用一句话来概括,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出版以来,迅速受到国内外各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著作之一,就在于它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的发展成就、发展动因、发展前景打开了一扇“思想之门”。第三卷的出版发行,为世界正确认识“中国之治”提供了可靠的思想依据。

第三,这部著作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基础在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关键在于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其著作是这一思想最基本、最重要、最权威的载体。只有读通原著、学懂原文,才能悟透原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就不能不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就离不开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同样的道理,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必须在精读习近平总书记著作上下大功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涵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的重要思想,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深刻领会其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深入掌握这一指导我们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1篇中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比如,这部著作的第八专题,以“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为题,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底线思维的娴熟运用和深刻思考。这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当前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下一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和全国党史文献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学习好使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编辑好出版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著作,研究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发挥好党史和文献工作在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69 665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