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树好正确政绩观 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课:树好正确政绩观 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根据此次政治轮训计划安排,今天我围绕“树好正确政绩观助力推动新发展”为题跟大家上一次党课。总书记明确提出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影响党的形象。总书记明确要求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防范联系在一起。这对于我们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异化政绩观,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要高度重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一直是困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顽疾。这两个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妨碍了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发展。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作为一种人类政治史上长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呈现出反复性和顽固性等特征,其外在表现就是多样性和变异性。比如,目前一方面存在着上级高高在上,不了解下级真实情况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下级对上级工作只求应付的现象。形式主义通常表现为追求形式上的规范和程序,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这鼓励了官僚主义的发展。官僚主义在实际工作中过分强调规则、程序和等级,导致事情的复杂化和低效率,进一步加剧了形式主义的存在。这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形式主义的存在常常导致官僚主义的滋生,反之亦然。可以说,形式主义的存在必定助长官僚主义的蔓延,而官僚主义则进一步推波助澜形式主义的滋生,二者共同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埋下了严重隐患,制造了党和群众之间的隔阂,最终使得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蜕变为油水关系乃至水火关系。形式主义的特点在于以华丽的形式代替切实的执行,以外表光鲜地掩盖内在问题,是一种扭曲的工作态度。官僚主义作的主要特征是官本位思想严重侵蚀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思维,进而导致了权力观的扭曲。它表现为党员干部将自己视作高踞于群众之上的“官老爷”。总书记深刻指出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实质分别在于“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和“封建残余思想作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它们源于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制度体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总书记曾专门将政绩观错位作为产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两大根源之一。政绩观错位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担任公职时,出现了严重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偏差。由政绩观错位所产生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党员干部个人、对整个党的政治生态、对党群关系、对人民的利益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二、要准确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理论内涵与基本要求。政绩观是一个涉及政绩、目标、价值观念的复杂概念,它对于党员干部的工作行为和政策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政绩观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造福于民。造福于民就是共产党人最大的政绩。党员干部在政绩的追求和创造中,必须始终牢记造福于民的根本立场,将政绩的焦点和动力放在人民群众身上,这就将党员干部的工作和努力与人民的利益与幸福紧密联系到一起。二是真抓实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在工作中保持坚韧不拔、尽职尽责、不畏困难、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作风上真抓实干,注重实际行动和成果,真正解决问题。“真抓实干”意味着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需要不仅关注问题,而且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还涵盖了工作方法的变革,从过去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转向更务实和创新的工作方式。三是不务虚名。政绩必须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这三重维度的检验。政绩考评不能简单以留痕、台账等形式上的东西来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应该把工作是否真正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来作为评判的根本标准。四是廉洁自律。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坚强党性,坚决抛弃一切个人私利和杂念,以确保政绩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员干部应当用共产主义者的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来塑造个人的政治行为和行事风格。党员干部需要注重自身内在素质的提升,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思想侵蚀,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党员干部不仅要注重培养道德操守,更要时刻保持自我反省,确保自己在权力运用、地位维护和个人利益追求方面都具备正确的观念。五是持之以恒。广大党员干部要“政贵有恒”,在工作中需要保持政绩连续性的原则,既要认识到政绩在当下的显著效果,还应该考虑到其在长远的潜在影响。党员干部需要拥有远见卓识,秉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目标,具备宽广的战略眼光,能够审时度势,洞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趋势,提前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确保党的事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六是与时俱进。党员干部还应该具备“前瞻眼光”,主动关注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积极应对新的实践提出的需求,善于创新工作方法和战略,以确保党的事业能够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上六种内涵体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包含着使命担当,蕴含从严治党,希望大家认真领会。
三、要学懂弄通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具体方法。党员干部正确政绩观的树立和践行需要多个方面的合力,既需要干部思想观念的内在教育引导,也涉及制度和体制的外部机制配合。
一是通过教育,奠定思想基础。要通过党的思想路线教育,培养党员干部真抓实干的政绩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鼓励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来做出决策和制定政策。真抓实干的政绩观也强调把目光投向实际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追求实际的、有形的成绩。可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真抓实干的政绩观之间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共同体现了党员干部应对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要通过政绩认知教育,培养党员干部不务虚名的政绩观。在政绩教育过程中,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意识到,不应该仅仅把工作成绩视为狭隘、静止的“盆景”,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广袤、动态的生态林的一部分,将之融入更广阔、更持久的生态系统中。要通过干部道德教育,培养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政绩观。政绩观培育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党性修养,坚守党的原则和信仰,不受个人私利和杂念的干扰。通过干部道德教育,使党员干部时刻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保持清廉自律的品质,成为政治品格高尚的楷模。通过战略思维教育,培养党员干部持之以恒的政绩观。在政绩观的培育中,战略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战略思维教育,培养党员干部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趋势,理解党和国家的长期目标,从而勾画出具有预判性的未来蓝图的能力。
二是完善制度,引领正确导向。提供完善的规范要求首先,确立政绩观的规范性政策,对考核要求进行更为详细和明确的阐述。考核政绩观的首要原则是为民造福,这一核心理念不仅要体现在工作效果上,也要贯穿于工作态度、作风操守和长远规划中。考核政绩观的根本路径在于履职尽责和真抓实干,这就需要考察党员干部是否充分理解和践行责任和使命,是否注重工作的实际成果和高效率,是否注意持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考核政绩观还需要分析干部是否对政绩观有正确的认知,是否长期坚守已经证明有效的政策和项目,并且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确保政绩的持续提升。其次,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对政绩观的树立与践行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估。政绩观考核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体系,其中包括明确的考核原则、详细的考核内容、具体的考核指标和有效的考核方式。就具体的考核内容而言,重点评估党员干部是否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以及是否能够履行工作职责,尽职尽责,取得实际成绩。就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而言,应该涵盖思想水平、政治立场、工作作风、领导能力等多个方面,其中行为动机和价值理念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子类。就考核方式和方法选择而言,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对党员干部的政绩观采用电子政绩管理。
三是奖惩并施,激励鼓舞干劲。提供及时的结果反馈政绩观的培育和政绩的考核不能光看过程,更应当注重结果。这需要将政绩考核与选人用人相结合,确保政绩观的树立和践行对于官员选拔和任用的决策产生深远影响。首先,能者上、优者奖原则在干部选拔和任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强调了公平竞争和激励干部提高绩效的重要性。党组织在选人用人方面应该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优先选拔那些不仅具有出色政绩观,还具备高尚的政治道德和领导素质的党员干部。通过提拔他们,不仅有助于树立正确政绩观,还能够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积极践行正确政绩观。其次,要加强法制约束,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规章,对政绩观偏差行为进行明确规定,并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那些表现不佳、政绩观偏差的党员干部,应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组织措施,以示警诫。通过将政绩观考核作为淘汰标准,党组织可以更好地筛选出那些没有正确政绩观、不适合继续担任党内职务的党员干部,以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净化政治生态。通过采用惩戒措施和反面案例,来教育党员干部,充分体现了党的纪律和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对那些行为不当、政绩观出现偏差的党员干部的一种惩戒,更重要的是对所有党员干部构成的一种警示。
同志们,我们要坚持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树好正确政绩观,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以工作奋发有为的实际成绩,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