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邹碧华》观后感集聚5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电影《邹碧华》观后感集聚5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1
邹碧华精神的闪光点在于创新和担当。司法改革过程中,他始终践行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誓言。他所主持的《上海法院司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历经34稿终获认可,他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力量,诠释了改革先行者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司法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创新与担当,也和勘察设计工作一脉相通。有担当的设计人员意味着不懈怠、不畏难、不退缩,在平凡而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必须坚定信念、勇担职责、知行合一。有创新的设计工作者需时刻关注工作中的困难障碍,勤于思考、善于整理、细心总结,处处创新,做好办公室和设计院的小事,就是成就中国和世界的大梦。正如邹碧华所言的:“每个人都是历史,如果我们努力让自己完美一点,历史也将变得更完美。”
如何才能使自己更完美一点,唯有不断学习。邹碧华就是这样一个终身学习的人。他在给儿子的视频里说,“You are your time”,时间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你把时间花在哪里,时间就会把你塑造成你选择成为的那个样子,正因于此邹碧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司法英雄。在上海高院分管信息化工作期间,他研读了50余本大数据方面的书籍,一跃成为法院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勘察设计工作者更加没有理由不终身学习。时代在变化,知识在丰富,方式在更新,技术在发展,如果自身再不跳出安乐窝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就只能被时代和社会淘汰。
邹碧华是充满理想的庭前独角兽,他的坚守与担当、创新与进取、家国情怀和精神斗志,深深激励着我们。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邹碧华同志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燃灯者”越多,我们的事业就愈加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就越发光彩明亮。作为一名党员勘察设计工作者,我们要学习传承“邹碧华精神”,始终忠于党和人民,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持职业操守,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社会扛起担子,传递温暖,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2
1月12日,在公司组织安排下,我们观看了电影《邹碧华》。观影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邹碧华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
影片为我们讲述了邹碧华法官勤奋尽职、无私奉献的一生。一个平凡的生命演绎着精彩的人生,从多方面对邹碧华的理想追求、奉献精神和改革实践作了生动的艺术诠释,精心塑造了一位为司法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法制建设“燃灯者”的银幕形象,在26年的法院工作中,虽经历多次职务和角色转换,他始终甘于奉献、充满激情,他勇于承担责任,工作精益求精,从不抱怨、计较个人得失。
观影后,我觉得只有把工作和职业作为理想,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被迷失。我们要以邹碧华为榜样,学习邹碧华的精神品质,敬业、责任、担当、勤奋、创新、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积极追求的品质。我们要不断学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企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3
刚到元蔓项目,接元阳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员会、人民法院和元阳县教育局联合下发的观影通知,元蔓项目部于8月15日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一起观看《邹碧华》这部电影时,我们都在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为他拍摄一部电影。
看完影片后,我才知道,他是北大博士生,上海高院院长。他是一位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也正是在这样的岗位上,邹碧华用一生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精神品貌。
电影刚开始时候便有冲突,当邹碧华的车还没到法院门口,受访的群众已经围堵大门,于是便被提前被告知,最好回避这里。一心为人民服务的邹碧华没有弃之不顾,当身边的同事康达抱怨上访人的无理取闹时,他第一时间便对其进行教育,让其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会从自身身上找原因,且要给不了解法律的人民群众积极普法。
后来,邹碧华只身前往事故现场,做起走访调研,当他用手语和同样也是受害人老伯交流的时候,那种亲切感让屏幕之外的人深深感动,尤其是那句:你有母亲,我也有母亲……此时,邹碧华哽咽了,老伯泪流满面,我眼里的泪水也不自觉的涌了出来——他让我明白了其实工作开展起来也没有那么难,处理问题上要学会换位思考。
印象颇深的还有传达室的“老贺”,平时大家只觉得他一个管收发报纸的,跟个看门的老大爷一样,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全名叫什么,都称之为“老贺”。可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对事却十分“较真”,投递邮件时候字体不清楚的一律退回,什么人物在他那里一律平等,本着这样的执着认真,他一年能为院里节省700多块钱的邮差费,而且,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二十五年。
当邹碧华别有深意地让“老贺”讲述日常工作的时候,他非常清晰自豪地告诉了现场的人,一年接收邮件多少封、发送邮件多少封、发送文件是多少件。也就在此时邹碧华告诉了在座的人,贺青山从部队转业的时候已经是营级,而到法院只是一名科员。“他二十五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计名利地做好本职工作。”贺青山的例子,生动地教育了在座者:不管再平凡的工作岗位,只要尽职尽责,做好这个工作,那就是不平凡的人。
当司法改革来临时,由于每一项改革都涉及司法领域深层次问题,前进一小步都特别困难。邹碧华却仍是要啃这块“硬骨头”,在一大批反对、抱怨声中,他逆流而行,从未放弃——一幕幕矛盾与冲突,真实再现了邹碧华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展现了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好法官的高尚品德和甘当“燃灯者”的崇高精神。
当影片最后的特写镜头落在邹碧华那满屋子的书的时候,我们感动之余心生敬畏:他在不停的为自己充电的同时,还不断总结好的工作方法,以便指导后来者,这种把工作的热爱深深的融入血液里的人,太值得人尊重!
一部《邹碧华》,让在云南建投路面公司工作的我们,让还未感受到什么是为热爱而活的我们来讲,一名基层的年轻员工,一名奋战在技术一线的公路建设者,我想我和所有公路建设者一样心怀信仰,热忱并忠诚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云南公路事业发展而拼搏并不断努力着。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句邹碧华对贺老师及全院同志说的那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做好,非常不简单”!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4
9月18日下午,XX建工组织观看了电影《邹碧华》。影片中,邹碧华在康达生日聚会上背诵了特蕾莎修女的《无论如何》。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诗,他且用行动诠释了无论如何。 无论如何都要做好社会的这杆公平秤的法官 他说:“我们每年要经手上万起案件,数量很大,而每个家庭一辈子也许就这一件,如果因为我们的失职造成了冤假错案,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越来越多的人就不会相信我们的法律了,那我们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 无论如何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法官 他深入火灾事故现场,做起走访调研,他用手语与诉讼当事人老伯伯进行交流。他那句动情的:你有母亲,我也有母亲……融化了多少人的心。 无论如何都会尊重他人的好干部 作为干部要学会尊重。邹碧华到长宁区法院任职的第一天,遇到面对上访群众而有所怨言的法院信访办主任康达,对康达讲的一句话:你这个人民是吃过法条的人民,我们要把法条与面条搅拌在一起,让当事人吃法条与吃面条一样顺畅。在全院干警会上,邹碧华让贺青山走上台前,尊称他为贺老师。一句“贺老师”,阐明了平等尊重。 无论如何都会关心下属的好领导 陈阳在审理一起纠纷案中,原告无理取闹甚至在网络上造谣,陈阳在跑步机上无言的身影让人心疼,邹碧华为他支招,用智慧教他如何通过审讯撕破虚假诉讼人的嘴脸。 无论如何都要做一个好爸爸 可能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爸爸,因为读博,没能亲自迎接儿子的降生;因为工作忙,不能陪儿子过生,只能在匆匆离去的车里探出头对儿子说一声“生日快乐”。他通过视频给儿子留言,工作再忙他也还是想做一个好爸爸。这一幕让我感受到敬业的力量,明白了大局的含义。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对本职工作的认真负责也是对党的忠诚。 在全院干警会上,邹碧华请贺青山上台讲一讲他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贺青山对收发的信函如数家珍,他认真、敬业、负责,每年为法院纠正了许多错发的信件。邹碧华问他从事的这项工作可能与职称、职务的晋级并没有太大联系时,贺青山说:“想一想那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连长、班长,还有那些好兄弟,我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很幸运的,组织上关心我,把我安排在法院工作,让我每天一抬头就能看见国徽,就好像无数牺牲的烈士们在看着我,我只有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对得起他们。”贺青山同志的话让我泪崩了,一个颤抖着标准的军礼诠释了什么是忠诚。 邹碧华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非常不简单。”听到这句话,我不禁陷入沉思,平凡工作中的一幕幕在眼前闪过。我想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不一定要干出一番多么大的事业,但我要干好本职工作,坚定理想信念,用“无论如何”的态度攻破难关,砥砺前行。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5
近日,单位统一组织观看了电影《邹碧华》。这是一部为数不多的观影全场没有人走动、更没有人退场的教育佳作。
电影里反映的故事,仿佛就是我们的写照;故事塑造的人物所展现的执着、心理冲突,仿佛就是我们精神的观照。故事里主角的光辉已然光芒四射,几名生动鲜活的配角同样让我感动,令我深思。
第一、伟岸无关乎职位,小人物也自有风采
影片中的各色人物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我们展现了他们的敬业方式,主人公邹碧华死在自己的法院院长岗位上,自不必说;康达作为法院院长一直无比器重的人,却一直做着文字材料方面的工作,改革来临,自砍一刀,牺牲自我却仍不忍离开心之所向的法治事业;就连收发室的贺青山,参加过战斗的正连职转业干部,为国为民奉献了青春,又铆在收发室这旮旯里一干就是25年,不但没有怨言,还能精确地说出每年收发报纸、书刊、信访信件的数量,更甚至为字迹不清的回信内容而与信访办主任据理力争,对经手的任何事都能负责到底,无愧于一个经过战火淬炼过的军人,无愧于一个真正的英雄。我赞扬那些勇立于改革大潮里的弄潮儿,更钦佩那些不名一文却默默奉献的普通职员。他们更像是岿然屹立的大山,正是绝大多数的基层的他们,撑起了少数的上层的光环。不论什么岗位,只要努力干了,都是为国奉献,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无愧于人生,傲然于凡俗。作为同样处在最基层的一名干部,我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康达的自我牺牲精神,学习贺青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做到不抱怨待遇,不埋怨职位,不放弃信念。
第二、成功向来来之不易,信仰只因坚持而夺目
当马拉松跑到后程,每向前一步都艰辛得想让人放弃;当司法改革进行到关键阶段,每前进一小步都特别困难。改革就像是一场马拉松。伟大事业的道路上,不仅荆棘密布,更有周围反对的声音、同伴的质疑。邹碧华却仍是要啃这块“硬骨头”,在一大批反对、抱怨声中,他也有焦虑,也有无奈,但他依然逆流而行,从未放弃。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有一个讲了千百遍、古老却又常新的道理: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反复的,但事物的发展总是必然的。发展的过程,是质变的过程,有蜕皮时的阵痛,更有无力感袭来时那种无边的懊丧。没有大毅力,唐僧纵有高徒伴左右也取不来西经;没有大毅力,曹雪芹纵然天资无限也写不出绝世红楼。人生也是如此,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会一帆风顺,能够脱颖而出的,都无不是面对困难时敢于坚持到最后的。周星驰坚持了,龙套跑成了影帝;马云坚持了,吃泡面整到了亿万富豪。康达在最后的时刻,撕碎了辞职信,除了信仰,没有什么别的理由,也不需要别的什么理由——“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信仰之所以是信仰,就是在想要放弃的时候,都应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付出最后1%的努力。坚持不懈,直至最后攀登顶峰,才是信仰坚定者应有的模样。
第三、怀才就像怀孕,时间自会淘出真金
我常常在想,我为什么在干现在的工作?为什么不是像马云一样,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去拼命做淘宝?为什么不是像马化腾一样,那个年代我也知道OICQ。同样是一个学校毕业的,邹碧华是法院院长,康达一直在做“研究”搞论文,陈阳初任法官就崭露头角。这不仅仅是年龄的差别,更是才能的差别。康达搞论文、搞研究,因为他本就擅长于文字;陈阳崭露头角那是因为三言两语就能让老油条证人露出马脚;邹碧华能做领导,不仅是因为他敬业扎实,更因他有着察人善用、敢于担当的品质。现实中,我作为普通的一个科员,10年来一直从事保密工作,不是因为自己毫无是处,而是因为自己向来谨慎细心,最适合保密工作。《邹碧华》告诉我们,不是非得当领导才表示有才能,改革中那么多退下的好同志,他们无一不是个中好手。表现自我不一定非要在万众瞩目之下,墙角暗香浮动的腊梅,也别有风味。经历过时间打磨的沙金,同样会千秋流传。正如电影里这句台词:“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总能看出来。”我们应该学习这句台词里的真义,沉下心思,涤荡虚浮,好好积累沉淀,把自己打造成为怀才八斗的真正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