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社局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范例(精彩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某人社局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范例(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某人社局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第一篇】
近日,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督查室主任魏坤隆一行六人来高新区督导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程光磊,工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杨新国及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督导调研。
会上,市督导调研组认真听取了高新区近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全市营商环境考核工作征求了意见建议。市督导调研组充分肯定了高新区前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出近年来高新区持续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体走在全市前列,激发了市场活力。在科学规范审批事项管理方面,高新区及时承接落实上级取消及下放审批事项,调整优化区级行政权力清单,搭建审批中介服务平台,清理规范涉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在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方面,高新区积极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加强行政服务大厅软硬件建设,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行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监管,规范行政审批收费管理。
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副组长、工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杨新国表示,高新区工委、管委会会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落实工委、管委会领导挂包责任制,牵头抓好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他代表高新区工委,建议市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三最"城市领导小组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科学调整考核排名方法,进一步明确考核要求和排名原则,及时将得分、排名情况反馈高新区各责任部门,便于做到查缺补漏,及时改进工作。同时希望市级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组织专题业务培训、召开工作联席会议等方式,加强对区县相关部门下放审批业务的指导,使审批人员科学高效行使审批权,提升区县审批监管水平,市级主管部门应加快融合各部门专网进度,实现行政审批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审批效能。
下一步,高新区将以此次督导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三最"城市建设,通过细化工作方案,超前计划,早谋划早开展,做到重点事项提前预备,预备工作重点明确,确保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某人社局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第二篇】
为扎实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有关精神,我局结合市场监管部门职责,研究提出了具体优化营商环境暨“两型”机关建设措施,现汇报如下:
一、推进落地式放权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1.优化市场主体审批服务。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有序实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加大“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力度,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一件事一次办”和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推动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落实“不来即享”“一网通办”“秒批”等改革措施,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准营难”问题。对符合“绿色通道”办理条件的困难企业,提供“现场办,上门办”服务。对路途遥远的企业,提供免费邮寄纸质证照服务。2022年完成市场主体增加10%的任务。
2.深化市场主体审批改革。对涉及市县两级办理权限的食品、药品经营、理发、美容、培训、旅行等15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确定由县区市场监管局集中实施,统一办理。依法依政策调整放宽“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经营许可准入条件,取消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学历条件限制,取消“营业场所、库房面积”和“二者同一地址”设置条件限制,放宽单一门店医疗器械零售企业“单设库房”限制,允许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异地设置库房。
3.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机制。落实市场退出便利化机制,放宽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和申请条件,压缩公示时间、简化办理流程,提升部门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效率,降低企业退出成本。落实企业歇业制度,对经申请暂停营业或无法联系企业,设置不超过3年的“休眠期”,暂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注销。“休眠”中止或期满后,依企业申请继续经营的,不予清理;不再经营或仍无法联系的,依法注销或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二、推进创新式监管持续优化市场秩序
1.推行创新监管。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共享和部门联合惩戒,探索多级联动、跨区域联合抽查、跨部门综合监管,科学抽取监管对象和执法人员,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减少入企检查次数,降低制度性成本,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及时公示抽查结果,提升市场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扩大涉企信息归集共享范围和领域,实现涉企信息“应归尽归”。做好“双公示”信息采集,将履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及时录入平台,每周通报信息数据,既让合法守信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又让违法失信企业曝光无所遁形。
2.推行分类监管。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实现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对严重失信企业及其实际控制人列入“黑名单”,面向社会公示,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盯社会关注度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对社会影响大、投诉举报多的行业领域和风险等级高,以及失信黑名单、重点监管对象、信用评分低的检查对象提高抽查比例,充分运用抽查检查结果,加大部门联合惩戒力度,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让监管“无处不在”。
3.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实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打破案件查办固有模式,设立案件“初查”环节。案件线索先由西峰区市场监管局或市场监管局相关业务科室初查,再移交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立档办理,对无主观恶意、客观危害轻、社会影响小的情节显著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审慎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落实“两轻一免”,采取培训、行政提醒、指导、告诫等规范措施,引导、责令企业及时予以纠正;对查明违法违规行为较重,或者依法应当予以处罚的,再由分管领导审核后立案查处。
4.推行一体化监管。优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进行流程再造,实行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全链条”一体化管理,实施食品安全分级分类监管,持续推进“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的加入率和应用率。聚焦重点领域,组织查办一批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突破道德底线的违法案件,对主观故意、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人员依法严厉处罚,实施食品行业从业禁止。持续开展中药饮片、疫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药械、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等重点药品专项整治,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四类药品”销售监管,督促企业和零售药店落实销售监测和实名登记报告制度,切实发挥“哨点”预警监测作用。
5.推行公平竞争执法审查。深入落实“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求,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取消针对不同企业设置的不合理限制措施,确保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符合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要求。大力开展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垄断行为,以及商业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处,运用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切实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推进帮扶式服务助力市场主体做大变强
1.实施纾困助企服务。积极协调衔接相关银行,商洽贷款融资,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企业采取“厂家+企业+终端”的办法,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积极协调人力资源公司、用工信息发布类网站,帮助企业招录专业人才。着力推动涉企收费“减、免、缓、降”等政策落实,聚焦供电、供暖、供气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涉企收费规范治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惠企收费政策落地落实。
2.实施执法护企服务。全面提升我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能力,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强行政指导,开展商业秘密保护试点,帮助企业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集中执法力量,开展联合行动,严肃查处商标、专利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依托*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维中心,畅通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快速处理渠道。
3.实施维权促企服务。聚焦我市特色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和大型商品集散地,围绕食品药品、日化用品、装修建材、医药器械、电子商务等侵权假冒易发多发领域,以及重点消费品、重点工业品,积极发挥综合行政执法队和基层监管所网格化监管执法效能,依托“12315”、网络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平台,主动开展侵权假冒商品违法线索排查,及时受理举报、投诉、转办,严肃查处侵权假冒行为,对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4.实施品牌兴企服务。以特色农产品和文旅产业商标品牌为突破口,以“*陇绣”“*苹果”“*荞麦”等地理商标、“*苹果”“*滩羊”等区域公用品牌为突破口,继续挖掘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强化地理标志保护,配合健全全省优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资源目录(*名录),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做好特殊标志、官方标志和地理标志的保护工作,提升“*”品牌在全国知名度。
5.实施倾心帮企服务。聚焦创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扎实开展“改进工作作风、勇于担当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风建设年活动,推动《*市场监督管理用语规范》《*市场监管工作现场检查操作指南》和《*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落地落实,建立《*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制度》,细化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等9项制度细则,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组成帮办团队,为群众提供业务引导、政策咨询、登记录入等帮办服务,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某人社局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第三篇】
按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18]26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原因,研究解决举措,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切实优化营商环境,现将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汇报如下:
一是推行不动产登记“一窗联办”。将房管、税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窗口统一整合到政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实行不动产登记“一窗联办”;
二是不断压缩办结时限。将抵押登记压至2个工作日、新建商品房首次转移登记压至3个工作日、一般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即时办结;
三是强化信息共享。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为基础,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技术,整合完善交易、税收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实现信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四是落实便民举措。实行联办窗口首席代表负责制,推行延时服务、上门服务,为复工复产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五是主动担当作为。为优化不动产登记事项,拟定印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一窗联办”流程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不动产登记“一窗联办”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和信息共享范围。针对涉登面积测绘问题,主动与相关部门搓商,推行涉登面积“多测合一”和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彻底解决不动产登记房地分测问题;
六是创优服务环境。8月份起,启动不动产登记电子印章和新政务中心不动产窗口、机房、档案室建设,升级改造登记系统“自助申请、自助缴费、自助查询、短信提醒与自助领证”等自助服务功能,切实提高登记质量与便民利民服务。
某人社局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第四篇】
今年以来,X区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四大举措和建设“四个X”,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以“最多跑一次”“办事不求人”为目标,突破观念束缚、主动学习取经、创新工作机制、改进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工作做法及成效
一是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做好事权承接工作,按照X市政府《关于事权下放第一批下放X项事权的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积极做好承接工作,截至目前,共已承接X项。复制X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经验做法,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对照新区“一件事”清单,梳理我区X件“一件事”清单。扎实开展“办事不求人”工作。持续开展“办事不求人”公开承诺践诺活动,公布“办事不求人”事项清单X项,实现“办事不求人”事项全覆盖。组织各部门重新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摸清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底数,截至目前,共梳理区直各委办局政务服务事项X项,街道政务服务事项X项,镇政务服务事项X项。积极对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力求更多事项“不见面”审批。截至目前,实现网办事项X项,不见面审批X项,“最多跑一次”事项X项。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为目标,推进政务服务向大厅集中,截至目前,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政务服务事项X项。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窗统一送达”的服务模式,由市场监管局派出X名工作人员作为前台综窗受理人员,负责事项受理和咨询服务。X家职能部门整合内部行政审批职能,选调X名工作人员入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后台审批区,全权负责本部门后台审批工作。强化“一窗受理”业务支撑,组织各相关部门将审批事项所需提供法定要件和标准样式编辑成册,制成标准件,用来支撑综合窗口业务的开展。同时将审批完结后的卷宗,编辑成审批“标准卷”,用以辅导各部门后台集中审批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紧盯企业政策和服务需求,在“记忆X”微信平台开辟了“企业服务”专栏推送国家和省市区最新惠企政策,公开办事指南,设置留言板,提供服务咨询,接收意见建议,完善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办事时间,企业设立时间压缩到四个小时以内,将企业变更登记的办照时限压缩至一个工作日,注销、备案、补换照登记的工作时限压缩为即时办结,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打印执照,真正实现企业登记“一日办”。
二是以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为基础,着力打造亲商重商的投资环境。提升项目推进效率,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项目分包制、首席服务官制等,分层分类研究解决前期手续办理、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问题X余个。围绕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机遇,制定《X区开展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区领导分包X年重点项目情况表》。坚持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项目推进整改台账,围绕加快联审联批和项目开(复)工进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力护航惠企政策落地,推进“登门入户摸排兑现惠企政策”工作,将X项政策制成《X区落实抗击疫情有关惠企政策工作流程表》和二维码“电子口袋书”,直接惠及市场主体X户,获得政策支持万元。推动金融服务政策落地。建立政府、银行、企业(项目)对接协调联动机制,分领域、分行业系统开展银企对接,帮助骨干企业制定融资方案,协调完善项目融资条件,畅通银企对接渠道,推动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截至目前,为X家企业X万元资金缺口协调金融支持,向X家企业精准推送政策信息。坚持把稳定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三年行动、“三送三帮”、“校企合作”、“政策进商圈、进企业、进项目”“地摊经济”、“百日攻坚”等活动。创新举办“抖音直播”、“小周找工作”等求职招聘活动,发布岗位信息X个。
三是以规范执法为重点,着力打造规范审慎的监管环境。积极推动“互联网+监管”,录入监管事项、执法人员信息,以及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监管行为信息,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管理,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积极办理投诉举报案件。针对重大复杂案件邀请大地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分析研判,提高工作专业化水平。截至目前,今年共受理企业投诉案件X件,办结X件。聚焦政府不守信践诺、新官不理旧账问题,持续开展“清赖行动”,截至目前,X项清赖事项已全部整治完。稳步提升社会信用水平。制定并印发了《X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工作推进落实方案》和《X区政务诚信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对X年以来行政处罚事项未与社会统一信用代码挂钩全区X个事项进行溯源清查,做到应变更立即变更,应删除立即删除,应纠错立即纠错。加强外部协同监督,探索构建“营商+人大政协”“营商+司法机关”“营商+行业部门”“营商+新闻媒体”等监督模式,聘请X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多角度汇集意见建议,提升监督工作实效。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在思想发动上还有弱项短板。个别单位和领导干部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不深、站位不高、定位不准、浮在表面,对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在工作标准、精神状态方面仍有不足,营商环境建设监督部门的“领唱”作用和政府各部门的整体“合唱”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推进“一网通办”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上缺乏探索和创新,市数据共享平台已有数据应用不充分,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实办率较低。
三是协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审批部门之间联动机制不健全,相互地沟通、协调缺乏,跨部门审批资源协同整合力度不够,并联审批,集成式服务推进较为缓慢。
三、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落实推进权责清单录入工作。指导全区各部门进行系统事项认领及信息完善等工作,完成本级权责事项信息录入,并对各部门权责清单事项进行动态调整。继续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梳理全区“一件事”事项清单,以系统集成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向深层次迈进。持续推进落实X省“互联网+监管”系统信息录入工作。通过继续指导全区各监管部门进行监管事项信息常态化录入,将部门监管事项清单、检查实施清单、执法人员、被监管对象等信息作为日常系统录入工作要点。完善“办事不求人”考评办法,建立评价和考核标准,形成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让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更舒心。
(二)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展网上办事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市政务服务网开通的实名身份认证、数据共享、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功能,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窗统一送达”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充分授权”,加强“综窗”队伍建设,推动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成为“全科型”人才,不断提升综合窗口服务的规范化。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对企业和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限期依法依规整改解决。
(三)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制度引领,以省市年度信用工作要点为抓手,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任务、完善制度,以制度框架引领和规范信用工作。同时,对标对表全国先进城区,学习工作内容、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标准。进一步完善“双公示”工作制度,建立“流程规范、职责明晰”的“双公示”工作机制,要建立顺畅的工作协调机制,从信息产生到信息公示制定规范有序的业务流程,确保“双公示”信息及时全量报送。强化信用监管,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部署要求,探索完善跨行业、跨部门间的联合奖惩备忘录,强化各职能部门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机制,增强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意识,为实现X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信用保障。
(四)充分发挥监督利剑的作用
强化投诉举报案件办理,提高监督效能。完善监督工作体系,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采取多部门联合办理、现场办公、专题协调等多种形式,高效推进案件办理。加强外部协同监督,充分发挥我区营商监测站点及监督员队伍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更好地加强社会监督。
上一篇:党史学习讲座观后感范例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