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学习材料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公文资料“数学教研组学习材料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数学教研组学习材料【第一篇】

1、开展了以“科学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1)、纵向梳理教材,梳理了1——6年级教材中的代数知识的编排、及各册的重点等(这是市教研室布置的任务),根据何老师分配的任务,我组梳理了3年级教材中的代数知识的编排及地位作用。

(2)、学习了有关“解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的名家名篇:认真研读教材正确把握目标高效实现目标,每位教师撰写了心得体会。

(3)、进行了1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课之前,每位数学教师备好教案,集中讨论,于第7周孙丽丽上课,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落实,教师们开展了激烈的讨论

(4)、专家讲座,于六月初,学校邀请了宁波教研室的专家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有关于校本课程解读的讲座,对于校本课程的含义,老师们有了更深的理解。

(5)、举行了有关解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的论文比赛。陈晓蕾和孙丽丽两位教师上交了论文。

(6)、5月中旬,开展了以“科学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上午有舒家小学和班溪小学、求真小学的三位教师上课,下午开展互动式评课,何老师系统解读1——6年级教材中的代数知识的编排、及各册的重点,活动圆满结束,效果很好,受到了教研员柳永平老师的好评。

2.我们组按时组织业务学习,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坚持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堂交流等活动,通过互帮互学,以老带新等形式,并付诸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学科的教学水平。

4.定期检查、分析、研究教学情况,通过多种形式考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作到及时有效的学习,不让每个学生掉队。

5.加强学科业务理论学习,制定可行有效的实验课题,改革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上下工夫,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6.坚持两周的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加强了教师的集体备课,何老师参加了奉化市新课程备课会议,回来传达了会议的精神,根据教研室的要求,我们强化了教研组、备课组的备课,每次集体备课都由备课组长精心准备,紧紧围绕“科学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一主题,把重点放在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制定上,每个备课组都在期初制定了一份教学计划,每位教师备好了一课时的课。备课组长做好如何梳理教材,谁主讲,备课材料等的积累,并将上述材料交各教研组长归档。

7、坚持不懈,抓好华数之星评比工作

数学教研组学习材料【第二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显微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87-02

材料科学的发展与材料研究分析测试方法的提高具有紧密的联系。每一种新的分析测试方法的产生,都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1]。因此,在材料科学人才的培养计划中,不论是本科生的培养,还是研究生的教育,《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及其他类似课程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该课程对材料相关学科,如化工,冶金,物理,电子等学科,同样十分重要。在国内外理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基本都开设了类似于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的课程。

材料研究测试方法种类非常多,最常见的如各种电子显微分析设备,X射线衍射仪等。这些设备都属于大型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操作相对复杂。但这些设备是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利用好这些设备,创建出特色教学,以推进学科建设及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当今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2]。

工科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着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本专业相关知识及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3]。《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是我校为材料学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本文拟以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主题,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体系设置

我院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购进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现代微观检测仪器,不但服务于科学研究,还为材料学热处理专业、焊接专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开设《材料微观分析》《现代微观分析原理及方法》等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随着学科的发展,开设课程的专业数目也在增加,如材料加工专业,冶金专业,物理及化工专业,都增设了有关材料微观分析的课程。该课程培养学生基本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等常用近代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材料测试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要求学生能利用这些技术,综合分析材料内部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晶体缺陷以及元素分布,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理论教学改革

在理论课教学方面,教师开始只是利用板书,将该课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讲解。教学方法为大部分学时教师在课堂上教授有关的理论知识,在黑板上画图加板书讲解一些电子显微分析仪原理、结构及其应用,这样的讲解优点是理论掌握相对牢固,但对设备的实际应用了解较少。随着教学手段的改进,近些年来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等特点[4],教师既可以讲教科书上的常用仪器设备,又可以讲教科书上没有的最新的仪器设备,同时利用先进测试方法拍摄的电子图片以及最新发表的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报告都可以引入到教学中。但是多媒体教学速度较快,学生对于难点、重点思索的时间太少。板书恰好弥补了多媒体这方面的不足。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了直观的了解,同时学生也了解了最新材料学科相关的科研进展情况。课程主要内容学习完毕后,为学生选择数篇材料学科的论文文献,与学生一起学习,工样可以让学生在遇到科研问题时,学习如何综合利用所学的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进行思路设计、具体分析手段的选择,实验条件的设置等,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既加深了对各种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设备的掌握,又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的更新比较迅速,这就需要授课老师随时学习并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授课时及时有效的教授给学生。为此,我院相关授课教师每年都参加全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的学术会议及相关培训班,学习最新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及成果,并将学习到的最新成果及技术及时讲授给学生。

三、实验教学改革

对于本课程来讲,实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程的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应该放在与理论教学并重的位置。为此,课程教学增加了实验学时数,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进行研究能力。

因为大型仪器操作的复杂性,以及对操作者熟练性的要求,一般由专人管理和操作。我院实验室管理设备的老师,既教授理论课,同时又教授实验课,这样可以将理论和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设备原理、操作方法,实验分组要尽可能的多组数、少人数,将原来的本科生每组8~10人降为4~6人,研究生则2~4人一组,使每个学生上课时都能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设备。比如在透射电镜显微像分析这个实验中,让学生自己操作得到明场像、暗场像及电子衍射斑点,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透射电镜物镜后焦面的作用,收到理论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上讲授电子衍射斑点标定步骤时,老师虽然按照电子衍射斑点标定步骤,举例说明标定过程,但因为面对的是整个班级的同学,有的同学无法当场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实验中,每组只有4~6人,老师可以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按步骤标定衍射斑点,在每一个步骤中遇到问题当场就能解决,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衍射斑点的标定方法进行晶体结构分析。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也有很大区别。如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多选择非金属材料作为实验材料,在透射电镜实验课中,选择单晶硅、多晶硅、陶瓷样品;在扫描电镜实验中,选择各种陶瓷材料、耐火材料等。另外,还要结合本学院老师的科研领域选择实验材料,如本学院非金属材料专业老师的科研强项是耐火材料,相关老师就要在实验时结合扫描电镜,为学生讲解一些相关耐火材料的实验内容。对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选择钢或有色金属,如中碳钢、铝合金、铜合金等,既加深了本课程理论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

实验课后,实验报告的撰写是对实验课内容很好的回顾和复习,因为实验报告的要求很高,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能仔细复习实验中所用过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材料的各种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相关改革,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孝瑛。材料微观结构的电子显微学分析[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2]张景兰,周俊娥,陈东来。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5):100-102.

[3]樊广华,霍学慧。大型仪器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18-20.

数学教研组学习材料【第三篇】

关键词语料库;数据驱动学习;大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94―05

基于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引入数据驱动语言学习概念,以语料库语言学及二语习得语言学教育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语料库刺激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一 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

1 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及问题

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的教学思想理念、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都在推动着外语教学向更高的空间发展。 Stern认为[1]“学习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the learning of skills)或获取知识(acquisition of knowledge),它还指学会学习之道(learning to learn)、学会思考(learning to think)、调整态度(modification of attitudes)、兴趣的培养(acquisition of interests)、懂得社会价值(social values)、社会责任(social roles),甚至是改变个性(changes in personality)。”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上,我们应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这不单明确了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语言教学上的侧重点,同时也在改进教学手段方面给我们的教学实施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为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设计的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并充分发挥计算机可单独反复地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听说训练的特点,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使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借助计算机的帮助,较快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3] 针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的语言习得理论层出不穷。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又称“监控理论”。该理论主要由五个假设组成:习得-学得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监控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和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3]。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习得”是潜意识过程,是注意意义得自然交际的结果,儿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的过程。“学得”是有意识的过程。克拉申认为,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他强调“习得”是第一位的,同时,不排斥“学得”的作用。输入假说是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型的核心部分。他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必须由 i+1构成的。i 代表习得者当前的语言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当前语言水平的语言材料。只有语言输入满足 i+1的条件时,语言的习得才可能发生。他还认为,可理解输入的量要足够大,内容要相关而有趣,这样学习者才能在不自不觉中习得语言。

3 语料库及数据驱动教学模式

语料库(corpus) 就是存放语言材料的仓库,又称语言数据库,是大型的书面语和口语的自然语言材料的集合。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语料库基本上都是通过计算机以文本形式来存储大量语言材料的电子语料库。语料库作为新型学习资源所具备的“真实性、系统性、代表性、丰富性和灵活性”[4]特征为学习者创设出真实、复杂的任务情景,使学习者不仅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和主动性。利用语料库开展语言教学研究在语料库技术开始之初就已经被语言学家们所关注。Johns用‘数据驱动学习’这个术语来描述这一方法,认为[5]“语言学习者从根本上也是知识的探询者、研究者,他的学习需要被对语言资料的获取而驱动。”数据驱动语言学习(Data-driven Language Learning,DDL)是建立在语料库基础上并应用于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对于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国内出现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的介绍,杨惠中认为[6],语料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语言频率统计、词典编纂、词汇搭配研究、语言教学和自然语言处理就语料库数据驱动的外语学习的思想、方法和技术甄凤超做了系统的介绍和阐述, 他认为同传统的外语教学相比,数据驱动学习具备“自主学习”、“真实语言输入”、“自我探索发现”、“自下而上的归纳式学习方式。”等主要特征。[7]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语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无疑为外语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前提。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设备已经实现网络化,学生使用网络技术的水平也逐步提高,多媒体教学模式已逐步深入到各个学科,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各大语料库已成为共享资源,且语料库的部分检索软件能够直接在电脑上下载使用。这一切都为数据驱动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实施和开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二 教学运用的实施

1 教学准备及实验对象选定:

为保证语料库英语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教学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预教学对象进行学习策略、学习意愿等相关调查;二是针对基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教学模式的宣传介绍。

笔者就本校2007级医学院149名学生对是否了解数据驱动语言学习进行调查发现调查的人中126人不了解也从未听说过,23人有听说过该概念但不了解。经过教师的相关介绍,就是否有意尝试使用该学习模式,46%(69人)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该教学模式的尝试,32%(45人)十分乐意参与教学尝试,6%(8人)认为自己不适应该教学模式,此外、受教学条件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16%的学生认为自己暂时还不适合该教学模式。根据问卷结果,最终随机在新生中抽取60名高考英语成绩为110分以上的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且实验组的学生最后确定以愿意接受该教学理念为前提,进行实验教学对比。

2 研究方法: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本研究以词汇教学为切入点,引入数据驱动语言学习概念,在教学中开展数据驱动语言学习这一新的模式的教学实验,对数据驱动语言学习与学生自主学习词汇情况进行观察与研究。词汇教学对比检测侧重于了解学习者学习策略对词汇学习的效果影响;问卷调查的目的主要针对新的模式是否能促进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从而进一步论证该模式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3 研究问题:

实验对比教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学习者对针对以网络为基础的数据驱动教学模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所表现的态度,探讨该教学模式是否能引导大学阶段英语学习者利用语料库和相关检索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对不同教学组的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调查,探讨教学效果与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是否存在相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4 研究假设:

(1)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DDL模式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扩大某一具体语义场的词汇。

(2)DDL模式中的学习互动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利用语料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培养。

5 教学实施

实验组和教学组在课时相同、教材一致的前提下进行对比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结合课本知识和相关教辅材料学习课文中出现的主要语言点词汇内容,内容相对集中、语料有限,学习形式相对单一;实验组采用语境共现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在实验组教学中,首先,引入数据驱动概念,推荐学生利用一些适合大学生使用和可用的语料库,如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 BNC)、布朗语料库(Brown Corpus)并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料库使用方法,使他们逐步适应快速查询并能参与课堂活动。其次,教学过程设计让实验组的30学生利用所讲授的有关语料库和语境共现的学习模式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进行词汇自主学习。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搜索检索词所在的语境、观察、分析和概括词在一定语境中的典型行为,来发现它的搭配伙伴、常用的语法形式及其常实现的意义与功能等。教师设计并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语料库索引工具查询一些词汇,在语料库(教材)搜寻相关的数据。通过编辑原始数据,指导学生归纳与其共现的搭配,比较和掌握同义词之间细微的语义、语用差异;指导学生通过相关软件计算搭配词 (computing collocates)的方法,即从语料库中将关键词的所有搭配词提取出来,然后用统计手段测量各搭配词与关键词共现的显著程度,以确定词项义在多大程度上存在着相互期待和相互吸引,从而概括、描述结伴的词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典型搭配情况。发现学习结果反馈,教师总结。实验教学对比尝试目的在于对比两组学习者对词汇认识和处理的程度。

6 教学评估及结果分析

通过词汇考查,收集相关数据并就实验教学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试者进行统一测试,并就17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及学习者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反应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问题的回答均采用外语教学研究中常用的五级尺度法,经SPSS对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的处理,我们主要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1)词汇检测结果与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相关性如何?(结果见表1、2)

(2)新的模式对学习者本人自主学习的效用如何? (结果见表3、4)

从表1、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词汇测试及学习策略调查结果中,Levene 齐性方差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的显著性概率(Sig.)分别为和 ,都大于,就说明两组在两个变量上的方差是相等,因此,看Equal variances assumed一行的数据作为t 检验的结果;从表中看出,词汇测试和学习策略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和, 其值均小于,表明经过一个月的课堂实际操作和学生课后的自我实践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和学习策略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3看出,参加实验教学的学生大部分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和目的,能利用教材的语料库进行词汇自主学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词汇测试及学习策略调查结果经Levene 齐性方差检验结果表明,经过一个月的课堂实际操作和学生课后的自我实践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和学习策略均有显著性差异。此外,参加实验教学的学生大部分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和目的,能利用教材的语料库进行词汇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语料库数据驱动学习模式能促生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独立性,在现有语言资源的帮助下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效果。

三 结论

通过本次对比教学情况的调查,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方面,数据驱动能激励学习者思考,培养他们通过观察目标语模式并分析其典型组合―搭配(collocation)、类联接(colligation)和词块(lexical chunk)特点的能力;另一方面,大量的语料及相关教学任务的设置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中,帮助形成有效教学结果。语言学习可以是自然环境和具有指导的环境下的学习,即“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克拉申的监控理论把“习得”和“学习”当作一对对立的概念。认为“习得”是自然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学习”是有意识地对语法规则的学习和训练。“Ellis (1998)则认为‘习得’和‘学习’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外语学习过程中是否是有意识的,主要取决与学习任务、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8] 数据驱动语料库模式通过大量语料的展示,建立了词汇和语法的一体性,为词汇习得从其深度和广度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数据驱动语言学习与词汇自主学习呈正相关,数据驱动教学模式对于根据学习者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都有一定的帮助和效果显著。然而,该模式十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及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的整体作用由原来的单一的知识传播者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协调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而学生的自主性加强了。因此,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数据驱动学习充分利用了网络和语料库资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结论式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真切的语言材料,营造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这就减少了过程教学法中容易产生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达到辅助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18.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Z].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 Ellis, Rod.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4] 邢富坤。语料库:值得教育技术学关注的新型学习资源[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29(2): 65-68.

[5] John Sinclair. Corpus,Concordance, Colloca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6] 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数学教研组学习材料【第四篇】

一、制订计划——为教研活动画出理想轨迹

本学期初,我教研组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小学语数学科教学实际,制订了一个可行性与科学性较强的学期教研组计划,详细而又实际地规定了一学期教研组活动目标、具体措施、实施细则、时间安排等内容,为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本学期教研的具体要求,并以此为目标。在计划中,我教研组根据学校要求规定语数教研活动时间(每周一下午),使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制度化,为以后的教研活动画出一条理想的行动轨迹。

二、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充足我们的“电”

开学之初,我们都参加了市教培中心组织的课改理念和本学期教材培训,经过培训,我们对本册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编写意图、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都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我们今(本工作总结来源于)后教学提供了参考。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组织老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语课程标准》和各种有关学习资料。正是这样大面积、多方位的理论学习,使我们的知识面大为开阔,理念和观念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单元备课——让我们一起成长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课上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程度,只有自己钻研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于老师的话朴实无华,但他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理解教材,深入钻研教材是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的道路。本学期我们教研的重点之一是备课,我们在单元备课方面给予特别关注:一方面引起我们对本单元教学的思考,另一方面体现出各位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如《图形的面积 (二)》单元中,我们理一理教材与教学的思路,进行一次教学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语文则注重阅读和习作教学研讨。

同时,我们教研组在教学研讨工作中,力求为教师创造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并在课堂中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一一次教学欣赏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把大家的智慧集中的一起,把大家的成果共享,必能达到使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的目的。

四、整理资料——将结束点与新起点链接

69 637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