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材料整理优秀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公文资料“感恩教育材料整理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感恩教育【第一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渗透;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031-01
感恩是一个人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或者恩惠表示发自内心的感激。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有恩必报的责任,是爱的升华,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1.新形势下利用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生缺乏感恩的现状及主要原因。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外来的多元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不断碰撞冲击,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美德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就连许多原本淳朴善良懂得感恩的孩子也变得自私冷漠,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贪婪吝啬,对父母,老师,他人和社会、自然都缺乏感恩之心。在他们心中,他们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行为,他们并不认为别人对他们的那些付出就是恩惠,他们也就不会产生感恩之情,最终也就没有做出感恩之举。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感恩教育中所当担的重任。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学科渗透。因为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而思想品德学科在学生感恩教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新课改之后的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包含了不少培养学生情感行为的要素。其包含的感恩教育因素不仅丰富多彩、具体生动,而且几乎凝聚了人类高尚道德情感的方方面面。如,金钱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都是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品德课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肩负的责任更是重大。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挖掘教材里蕴含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和感恩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如何利用现有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对学生渗透感恩教育
那么,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如何利用现有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对学生渗透感恩教育呢?
思想品德教师要结合情理,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感恩知识进行感恩教育。感恩的前提是知恩,也就是了解恩。教师可以把有关"恩"的信息细分为几部分知识传递给学生,内容包括恩的含义,感恩的内涵,感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恩的具体对象和感恩的具体做法五个方面。例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湘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第一节《亲子之间》的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讲述在家务农父母的艰辛,也可以由老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留守的初中生懂得在今天激烈竞争的社会,出门打工的农民工父母的种种心酸。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每个人过去或现在得到的一切并不是命中注定,天经地义的;学会感恩是学会做人的基础。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因为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老师对感恩知识的系统介绍,学生才能形成一个关于感恩映象的有机整体,以便于学生联系理解,有利于学生把感恩知识升华为感恩之情再转化为感恩之举。如此一来,教师与学生便可自然而然进入到了落实感恩的具体行动--如何孝敬父母。通过教材内容进行感恩教育活动,学生心存对父母感恩,学生会懂得父母的艰辛、懂得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懂得回报父母的爱,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材找准切入点渗透感恩教育。湘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与感恩密切相关的内容,有许多进行感恩教育的好素材。教师可以把教材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将其中蕴含的主题作为具体切入点。这些切入点运用恰当,很容易点燃学生精神世界里感恩的情感火花,并且最有可能使火花变成熊熊烈火,照亮学生整个精神世界。教师要根据这些相关的内容在不同时期进行多次深入地渗透感恩教育。例如我们湘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的第四单元《做负责的公民》便给我们阐明了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接着在《师生之间》里,我们可以把感恩教育更进一步深入,老师交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老师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们在感恩父母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和感激为我们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的老师。而学到《关爱自然 关爱人类》,先是从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自然资源,生存环境方面着手,告诉我们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是对我们有恩的;接着从人类的过度消耗导致了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我们的朋友大自然在哭泣,让我们的学生意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们对大自然不仅仅要心存感恩之心,更重要的是要把感恩大自然的行动落实到实处,从点滴做起,用行动感谢大自然,和大自然做朋友,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国情知识告诉我们的学生,除了要感谢养育我们的父母,教育培养我们的老师,为我们提供生存所需的大自然外,我还应该感谢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感谢我们的党和人民,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教育实现了由小家到大家的升华。
参考文献:
公安感恩教育交流材料【第二篇】
思恩词发放后,在干警中引起强烈反响,感恩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干警们纷纷拿起笔书写感恩的体会,送到院政治处的每1篇随笔都浸满真情。有一位年轻的干警写到:感激父母给予生命;感激老师传授知识;感激同事、朋友给以的关心、鼓励。我们更应当感激人民,因为是他们让我们过上体面而优越地生活,让我们可以充分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有一位女干警写到:咀嚼思恩词,共抒感恩情。思恩词浅显而深刻,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悟上的震撼力,我们要通过公正办理每一起案件,来实现社会和谐,守护百姓的安康,回报人民。有一位老同志写到:人生在世,不可能一风顺。种种失败,需要我们勇敢面对,旷达处理,唯有感恩使生活变得更从容,工作变得更美好。有一位业务骨干写到:感恩是用心灵去体验、心灵去对待,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多细节,遗忘了一次又一次的感恩。如果我们每个人用感恩的心去发现生活,那么我们都是幸福的,社会也将更加美好、和谐!。“心中感恩,行动报恩,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这是很多干警们共同语言,大家在心底这样宣誓:感恩、报恩、为人民创造新价值,自警、自勉,为检察荣誉增光彩。
感恩教育【第三篇】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产生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是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2]用主体间性理论的视阈来看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旨在倡导感恩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充分保证感恩教育效果落到实处。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当前高校感恩教育效果弱化的原因,可以发现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第一,高校管理者感恩教育的理念落后,目标定位不准。理念是教育的灵魂,感恩教育工作的理念直接影响感恩教育活动的成效;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感恩教育的目标直接决定感恩教育的内容、方式的选择和教育的实效性。在理念设计时,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忽视感恩教育工作,没有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机制来指导或保障感恩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内容设计上,高校过多地把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养上,在制定教育计划时主动放弃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培养目标不够准确,内容不够完善。第二,学校教育者感恩教育的主体意识不强,推进力度不足。教育者直面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努力尝试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形式的多样和教育途径的有效。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在感恩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主导性、创新性,没有科学设置系统周密的感恩教育课程,没有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没有形成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维一体的教育模式,也忽视了新媒体背景下校园感恩教育的氛围营造和感恩教育实践平台的创新。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不能结合学生实际,不能很好地贴近学生生活,致使教育活动内容空洞乏味,实效性不强。第三,大学生参与感恩教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当被教育者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尊重和满足时,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对被教育者利益的尊重和满足,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前提条件。”[3]当下的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性更强,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厌倦教育者“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厌恶参与各类流于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感恩教育过程中,他们一旦发现个体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常会消极对待,甚至选择逃避,感恩教育的效果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原则的启示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提倡多元、差异和宽容的承认姿态,旨在转变传统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民主的课程、民主的教育。”[4]高校的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及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5]。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才能脱离困境,感恩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和体现。第一,主体间性理念倡导围绕“以人为本”的宗旨,建立全新的教育者主体体系。主体间性理论重视教育者知识的传授和受教育者知识的接受,更注重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高校应充分注重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因材施教,对学生提供全面贴心的爱心保障,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在这样的氛围下,感恩教育有了平等、尊重的基础,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知层面的感恩意识、情感层面的感恩情怀和实践层面的施恩善举也就能顺利实现。第二,主体间性理论倡导紧扣“师生共通”的目标,营造和谐的感恩教育环境。传统的感恩教育更多的是教育者通过知识的灌输,让受教育者达到“知恩”和“识恩”,但是这种教育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物化教育”或“占有式教育”过程。“主体间性就是对片面主体性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进行的重新认识与理解。因此,倡导主体间性对迷恋占有式主体的主体教育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6]主体间性强调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共生”性,倡导过程中的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注重相互理解和和谐通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知识上的互通,更是角色上的转换和情感上的共融。“互识”和“共识”的背景下,教育的过程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或者知识的传输,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对话式的互通,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第三,主体间性理论倡导坚持“贴近生活、面向生活”的原则,实现感恩教育的有效全覆盖。“教育即生活”,感恩意识的养成不是抽象知识的堆砌,而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的不断感受和体会,“感恩教育只有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发出力量而且成为真正的教育”[7]。主体间性下的感恩教育模式更富有生活气息,贴近生活,面向生活。教育者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成为感恩的榜样和示范,受教育者在教育者身上学到感恩。感恩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自然等。感恩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这一单一的舞台,家庭、社会、自然等都成为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互动式的感恩体验和施恩善举的积极反馈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
三、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实现途径的启示
公安感恩教育交流材料【第四篇】
该院政治处在草拟思恩词时着眼人性化,努力让思恩词的内容能够触及干警的内心。思恩词开篇通过一组事实的对比,提请干警要多想一想全市职工平均薪金状况,想一想弱势群众生活的艰辛,想一想社会上还有多少青年才俊,天之骄子奔波在求职路上。思恩词提示干警: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是幸运的,无论是物质保障还是赢得的尊重,都是令人羡慕的,是人民养育了我们。思恩词追问每一个干警:在享受优越待遇的时候,感恩之情是否在心中激荡?思恩词提出做人要从“心”做起,思恩词提出: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如果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八小时以外在社会上做出违规之事,最伤心的莫过于那些用汗水养育我们的朴素、善良的人民。我们只有拚尽全力反哺社会,报恩人民,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上一篇:石油工人爱岗敬业先进事迹精编5篇
下一篇:海南万宁小学校长先进事迹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