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产业发展规划范例【精编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村产业发展规划范例【精编8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村产业发展规划【第一篇】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新乡的总体规划,我就新安村在统筹城乡发展,如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面临的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一、新安村基本概况:

新安村位于木头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470户,1267人,劳力190人,其中党员54人。全村耕地面积1300亩,粮食生产以玉米、稻谷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00亩,稻谷种植面积400亩,其他产业种植面积500亩,2013年人均纯收入7200元,是我乡比较贫困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新安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新安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礼貌、精神礼貌、政治礼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必须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区新农村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臵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安村的发展很难跟上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产业发展现状

--村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用心发展油菜、乌梅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够好,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用心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构成有效的经济链。从2004年到2013年,油菜产业连年受灾,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油菜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2008年至今,玉米、稻谷的销售价格低下,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用心性,大多数人选取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

(三)乌梅、油菜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近几年林业部门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发家致富的群众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支撑点,限额砍伐直接限制了群众生产的规模,以前的油菜产业大户此刻也处于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地。

由于众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背井离乡,端着金碗要饭吃,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这部分人大都是年轻有为,有潜力、有才华、有技术的农村“能人”,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用心性,由于他们见多识广,大多数人都做了远离故土的打算,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城市化了,过不惯以前的穷日子,所以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愿留在农村种粮。

三、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的胎死腹中。

(二)传统油菜生产中播种量大、田间管理成本高、化肥农药利用率低、亟待提升种植油菜的补贴水平,如何科学种田、精心管理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等问题。

(三)主要粮食产业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用心性不高,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礼貌建设滞后,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靠电视,信息渠道有限,落后的精神礼貌建设很难满足群众高速发展的文化需求。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构成的,也不是立即能够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围绕“加快乌梅,提升油菜,壮大畜牧,多业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本村的综合实力,改变本村的贫穷面貌。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及规划

根据新安村的实际状况,从构建和谐新农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经济水平的大局出发,围绕乡党委提出的发展战略“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导产业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

(一)抓好产业发展,以乌梅为核心,带动林果业的全面发展。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乌梅产业,抓住乌梅发展的机遇,切实加强新安村乌梅产业在全区乌梅产业中的比重,我们对该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统一思想,提高班子认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大好时机,使村干部、村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深刻认识到发展乌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乌梅发展定位为村委会考评的关键因素之一,将乌梅发展做为我们村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

2、大力扶持乌梅产业致富能手,真正感受乌梅的发展潜力。组织村委会成员及村民代表去乌梅发展比好的乡镇学习参观透过乌梅产业致富起来的家庭,让他们切切实实体会到乌梅是个“金蛋蛋”,是群众致富的好帮手,是我们村今后发展的好产业;

3、加大政策引导,激发群众的用心性。为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发展乌梅产业的用心性,我们制订了优惠政策:对乌梅建园示范户以及乌梅产量大户进行奖励,并用心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技术支持;对资金确实有困难,贷款信誉良好的群众优先安排小额贷款资金予以扶持;

4、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加强管理知识培训。聘请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推广品种化栽培,嫁接改良,提高坚果品质,加强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冬季适时进行改土施肥,涂白等管理。

5、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乌梅商品化。依托我区在全国

乌梅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发展我们村的乌梅产业,使乌梅发展规模化、经营管理科学化、坚果销售商品化,将我们村的乌梅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在8到10年时间,发展成为全区知名的乌梅产业基地。

(二)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发挥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种植经济效益。

1、选取品质优良的油菜品种,对提高种植效益十分重要。种植的品种都是经过多方考察论证,适宜当地土壤、气候及种植水平的优良品种,主要品种有“2-4-3”、“花油5号”、“花油7号”、“花油8号”。

2、加强管理,提高产量,病虫害防治要做到及时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喷药时注意用量,防止漏喷,尽量避免重喷。

3、力争实现最大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千方百计降低油菜种植的生产成本技术指导过程中,指导示范户合理种植,尽量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村和“实用+实效”的原则,尽可能节约种植投入资金;最终实现全村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效益明显,彻底改变过去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一业独撑的局面。总之,要透过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村的产业经济,让老百姓能够过上更幸福美满的生活,为“实现三大战略,五区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村产业发展规划【第二篇】

庙街乡胡沟村2019年村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胡沟村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同步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根据《舞钢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共舞钢市委员会舞钢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结合本村实际,特编制该规划。

一、基本情况(一)区位优势。胡沟村位于舞钢市庙街乡东南部,辖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分别为胡沟、闫家岗、化庄、段岗、洪岗;

距市区6公里,离乡政府公里,东临着舞钢市产业聚集区,建设路高速引线从村中穿过,交通快捷变利,地理位置优越。

(二)人ロ状况。我村总人ロ193户、793人,全部为农村人ロ,劳动段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土地情况。全村现有耕地789亩,人均不足一亩。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种粮为主,林果业为辅。

(四)贫困现状,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余元,无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全村未脱贫贫困户12户12人。2016年度经过四议两公开,评议出贫困户16户17人,2017年死亡1户1人,失踪1人。2018年1月死亡1人,2018年4月死亡1户1人,2019年1月死亡1户1人。主要致贫原因是因残2户,缺少劳动力10户。其中,五保贫困户4户,低保贫困户8户。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定位(一)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六个精准”,按照“五个一批”,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配套、美丽乡村建设、人文素质提升抓党建促脱贫“五大扶贫工程”,全面推进全村实现限期脱贫、同步小(二)发展定位。结合庙街乡总体规划,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利用九龙山社区资源优势,引进加工、批发产业,努力打造我村特色靓点。一是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大力引进产业;二是利用人居环境改善契机,打造生态益居新农村;三是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带动集体共同发展。把所握好这三大定位,把胡村的贫困户带动起来,帮扶起来。

三、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2020年实现贫因户全部脱贫,衣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确保群众家家有事做、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2020年,继续巩固脱贫成效,密切关心因个别特殊情况导致生活窘迫贫困户的现状,实现全村无一户因病、因学、因失地返贫、增贫的情况。

1、产业扶贫。为加快培育和提升我村支柱产业,拓宽村集体的稳定增收渠道,进一步调整、完善、细化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产业扶贫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村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有效覆盖所有贫困户和低保户,覆盖率80%以上,形成以村农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工艺品、中草药加工和花鸟鱼虫、奇石、根雕、瓷器批发为主导的产业市场,确保我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舞钢市其他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増长水平。

(1)全域旅游:结合我村地理位置优势,鼓励高速引线两侧村民开展农家乐、林果采摘、休闲垂钓等项目,到2020年初步形成规模。

(2)香菇种植:规划分布在化庄组,初步建设香菇种植大棚4座,鼓励有能力村民进行种植,待技术成熟后,再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3)蜜蜂养殖:规划以贫困户赵聚才为带头人(已养殖中蜂22箱),到2020年发展村民养蜂200箱,对有养蜂意向的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带动村民增收。

(4)村级农村合作社:在村主任巫梦红、村会议闫新军的带领下,稳步扩大鲜桃种植规模,把胡沟水蜜桃当作合作社拳头产品,目前5万元启动资金已拔付到乡级财政。

2.基础设施配套。庙街乡纳入舞钢市全域旅游规划区,作为紧临高速引线,人居环境面貌直接影响着舞钢市的面貌。我村围绕庙街乡发展规划,坚实打造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通过推进村道改扩建、厕所革命等民心工程,实现基础设施到村入户,建成设施完善、体系完整、功能齐全、管理有序的各项基础设施。

3.美丽乡村建设。以现有新农村为基点,逐步实现村庄録化、美化、净化,建成生态小康式居住环境,为胡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贡献力量。到2020年底,胡沟村初步建成路平、地整、沟净、树齐、景美、人文明的美丽乡村。

4.基本农田保护建设。加强荒地坡地整理整治,因地制宜对基本农田地水利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确保到2020年,户均有1亩左右高产稳产农田,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5.电力保障建设。巩固农村电网成果,着力改善生产用电基础设施,解决农业生产用电间题。

6.信息宽带网络工程建设。推进光缆入村、网络入户,确保胡沟村进村光缆,实现全部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社区、村室等公共部位实现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为村民提供适用的就业、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信息服务。

7.金融扶贫。努力实现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对12户贫困户开展企业带贫等措施,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

8.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鼓励能人回乡创业,促进劳务输出转移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确保全村80入常年外出务工。

9.卫生扶贫。完善胡沟村委会标准化卫生室设施,改善医疗条件,解决群众看病不方便问题,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实现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

10.文化体育扶贫。加大我村文体设施建设力度,力争2019年度建成洪岗组文体活动场所1个,完善九龙山社区的宣传文化、党员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11.生态建设。认真落实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倾斜扶持政策。扶持发展特色优势林果产业、香菇种植和林下种植、养殖。

1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制定村规民约,鍵全完善群众自我管护村内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机制。使5个组达到“水清、路硬、墙亮、村绿、村洁,村美”目标。

13.保障政策兜底。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助、五保供养残疾人供养和临时救助等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各项惠民政策在胡沟村无死角、全覆盖。

14.人文素质提升。胡沟村利用十星文明户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参与精神文明活动中去,如每晚广场舞活动,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组织全村农民参加各项技术培训,以技能培训为基点,传播现代知识文化,提升全村村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和从业技能,争当文明村民,建设美丽家园。

15.抓党建促脱贫。一是积极组织党员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学党章党规,学理论文明,坚持“三会一课”,完善学习议事、决策活动等制度。二是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和党员积分管理,接受党员群众监督,调动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参与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三是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村级的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组织实施。四是执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确保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实施步骤(一)夯实基础。以2020年全村脱贫为重点,建立贫因户的基础信息,找准切入点,加大贫困户帮扶力度,精准制定所有贫困户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

(二)分类实施精准帮扶。对于不同致贫户采措不同的精准帮扶措施,我村要针对个自不同的情况给予关心和日常慰问,遇到生活上有难题的给子及时的帮助。

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成立以庙街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许保奎为组长,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村主任、村会计、驻村队员为成员的胡沟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村会计做好资料收集、信息统计上报,各地民组长为网络成员,关注各脱贫户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形式至上而下的扎实组织保障,确实脱贫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资金保障。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用好用活现有扶贫开发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整合企业单位,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建立扶贫资金信息,实行民主管财,公开透明的资金使用情况,做到扶贫资金求真实务。

(三)技术保障。结合市人劳局的创业培训,加强科技培训技术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突出抓好有劳动能力村民就业工作,为贫团户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次询等服务,脱贫因坚持的组织保障后盾2019年10月15日

村产业发展规划【第三篇】

XX镇现辖XX个行政村,全镇域总人口XXXX人,实现乡镇总产值XXX亿元,公共财政收入XXX万元,主导产业为扣件铸造、建筑仪器。

一、XX镇产业现状

XX镇自古以商贸为重,镇域园地极多,基本农田很少。现有经济果木种植业大多采取直栽模式,果木下方土壤裸露,生态群落单一化,生态系统脆弱。劳动力集中于第二产业,一产从业人员少,知识结构不完善,出现人少地多,地多产少现象。现有果木经济林主要以枣树为主,套种作物局限在传统的豆类、小麦、玉米等。枣树花果期集中于全年的5-10月,有效利用期较短且成熟期受阴雨天气影响大,需考虑引种其他类型经济作物补充景观资源和季节短板。农副产品生产特色鲜明,已形成以大牲畜为主的养殖副业,存栏量达到万余头。

XX镇第二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为主,从业人员多、企业数量多、规模大,经济贡献突出,劳动力能够充分就业,但耗能高,效率不高,且多分散于镇区以外。XX镇现有重点大型企业主要以扣件铸造和建筑仪器为主,分布区域广,生产产品单一,门槛低,竞争激烈。

XX镇第三产业主要以商贸服务、交运物流为主,经济产出相对可观但层次低端,尚处于行业发展初期。

二、XX镇产业分区

结合镇域产业现状布局,一产方面,规划镇域东部及东北部为果粮传统间作片区,延续XX镇传统红枣种植。镇域中部为大地景观实验片区,在镇区东西两翼试点大地景观,实现农业景观多元化。镇域南部为果粮多元间作片区,积极推广立体套种种类多样化。镇域西北部为特色牲畜养殖片区。二产方面,在镇域西部打造建仪铸造、特色食品聚集区,与郭庄工业区协同谋划,集聚发展。镇域南部打造互动体验、纪念品制造聚集区,积极转型现有低端工业业态。三产方面,镇域中部以镇区为核心形成镇域服务产业中心,完善镇区配套设施。镇域中以各个生态聚落为单位形成镇域服务节点,改善村庄生态环境。

三、XX镇产业展望

(一)优化一产,保特争优。以生态多元目标优化XX镇第一产业,解决生态群落单一,劳动力水平有限,平面利用相对传统等问题,逐步推广经济植物篱,试点大地景观,利用“金丝小枣原产地保护区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字招牌的同时,实现农业景观多元化,集中建设牲畜养殖基地,提高生产效率。

(二)转型二产,保强上新。以绿色环保要求转型XX镇第二产业,解决行业类别单一、耗能高,生产方式粗放等问题,响应国家环保治理要求,升级保留现有重点企业,转型迁移现有非重点企业,使产业向园区集中,向绿色环保发展。围绕一产三产大力引进相关配套产业,以加工业为主,使XX镇产业链延长,形成有机整体。

(三)做强三产,保质增容。以“都市游憩带”视角强化XX镇第三产业,在都市游憩带空间特征中定位XX镇坐标,借助区位优势、政策红利,挖掘XX镇特色,积极提升现有休闲娱乐、田林风光和观光体验产品向中高端发展;丰富旅游产品,让游客停留时间延长。打造新的特色旅游产品,摆脱“水果批发”式的单一购物消费;提供特色或特定时间的度假住宿产品,满足小众游客需求;增辟观光道路,以自驾游出行为主,服务中高端人群。

村产业发展规划【第四篇】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宜宾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对“6·17”长宁地震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紧扣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亿元、增长%,总量上升1位、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居全省第2位;建筑业总产值亿元、增长%,总量居全省第6位,增速居全省第2位;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增长%,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居全省第5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速居全省第11位。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增长%,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94元、增长%,绝对值居全省第7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99元、增长%,绝对值居全省第8位,增速居全省第6位。

——城镇化率提高个百分点。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完成省上下达的物价调控、节能减排等目标任务。

(一)长江生态第一城加快建设

1.污染防治攻坚取得实效。持续开展大气污染“十大专项行动”,中心城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同比下降,空气优良天数290天、比上年增加8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居全省第3位。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市共设立各级河(湖)长2844人。在全省率先实施长江流域水域全面禁捕工作。全市地表水监控断面、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5个国家、省级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执行节能审查,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年度任务全面完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完成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

2.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植竹造林、城镇竹景观打造行动,全市完成营造林万亩,新增森林面积万亩,森林蓄积达227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提前一年完成大规模绿化宜宾行动。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建成生态廊道公里。

(二)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1.“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成效明显。全年传统优势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正式注册,“中国酒都”和白酒“千亿产区”地位持续巩固。智能终端、汽车、轨道交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全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至%。临港经开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智能终端·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智能终端累计签约项目185个,115户企业投产投运,产业规模超260亿元。奇瑞“小蚂蚁”新能源汽车实现批量生产,凯翼汽车智慧工厂正式投产,实现整车销售万台、营业收入35亿元。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建成5万平方米总装车间、中心仓库,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正式运营。企业培育梯度推进,五粮液集团“千亿工程”稳步实现,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丝丽雅集团和天原集团营业收入分别实现249亿元、238亿元。页岩气产业增加值增长%。新培育“专精特新” 注1中小企业38户,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29户,总数达824户。

2.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亿元、增长%。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茶叶、生猪、肉牛、油樟、蚕桑等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达到亿元、亿元、亿元、34亿元、60亿元。累计建成酿酒专用粮基地102万亩。竹产业实现综合产值218亿元、增长%。特色优势产业新增现代水产业,实现产量万吨、综合产值亿元。农业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三品一标”注2农产品达到550个。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户。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6537个、家庭农(林、牧)场5752个。

3.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搭建“银政担企”产融结合对接平台,提升融资质效。存贷款余额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设立天府股交中心“天府农业板”,全年实现直接融资亿元,同比增长91%,直接融资规模创5年来历史新高。举办会展400余场次,观展人次1000万人(次)。旅游业稳步发展,组建四川蜀南文旅集团,三江亲水游项目正式运行。成功筹备第九届四川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第四届西部民歌展演等活动。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和申报工作加快推进。长宁县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兴文县、翠屏区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新增国家A级物流企业3家。临港商贸物流集聚区获评全省十大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三)投资消费持续发力

1.项目投资加快增长。大力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重点项目有序实施,全年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4亿元。四川宜宾智威科技产业园、四川大学宜宾园区、宜宾市智能快运系统(ART)T1线、天原海丰和泰5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等项目建成投用;雅丽兴5万吨二硫化碳循环经济产业化、屏山县东西扶贫协作海屏纺织产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市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长宁县通用航空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省投资促进及重点项目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6次,新开工项目395个,总投资亿元。

2.市场消费稳定增长。深化“万企出国门”活动,组织100户(次)企业参加欧洲精细化工展、广交会等展会,签订意向合同约5亿元。组织和参加“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第三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首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峰会暨竹产品交易会、第一届中国国际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等会展活动,实现销售收入532亿元。深入实施电商示范工程,筠连县、屏山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有序推进,“宜宾特色馆”登陆京东、天猫等知名平台。全市实现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亿元、增长%。

(四)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加快建成

1.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全市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成贵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隆黄铁路宜宾段加快建设,宜西铁路、珙叙铁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成宜高速路基初步形成,过境西段高速、宜彝高速全面复工建设,仁沐新高速加快推进,宜威高速、屏山新市至金阳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南溪仙源长江大桥、兴文纳黔高速连接线、宜宾至庆符快速通道高县段建成通车;宜南阳泸快速通道、宜叙高速竹海连接线加快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1305公里。建成宜宾港3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积极开展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五粮液机场成功通航,通航城市达19个,客流量达100万人次。

2.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宜宾综合保税区顺利获批。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增长%。与南向开放的18个国家(地区)实现双边贸易额70亿元。有序推进成宜合作及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成功开行宜宾—钦州南向国际货运班列10次。“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开工建设。新引进宁德时代、怡亚通等“3类500强”企业8户、央企国企5户、行业领军企业17户。举办川商发展大会、知名企业进宜宾等投资推介活动。实际利用国内市外资金亿元,引进国内省外到位资金亿元。全市对外直接投资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

(五)全面创新改革系统推进

1.“双城”建设成效明显。四川大学宜宾园区、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一期)建成投用,宜宾学院新校区(一期)建成,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成都工业学院宜宾园区加快建设。全市建成开学高校累计达7所,在校大学生人数达万人,高校数量、在校大学生人数、留学生人数均跃居全省前列。新增厅市共建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等9个省级以上研发(孵化)平台,入驻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等9家产研院和邓中翰院士工作站。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较上年增长75%,全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成为全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成功申报为全省首批省级创新型城市。成功举办2019年中国(宜宾)世界大学生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宜宾)农民工科技创新大赛、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宜宾)。

2.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有序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注3各项工作,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决策部署。出台一系列国资国企改革文件,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和配置效率,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利税、增加值四项主要指标稳居全省第1位。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乡村振兴投资基金运营良好。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 注4,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3.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全国信用信息平台(四川宜宾),开通信用宜宾网站、微信公众号及APP。持续推进联合奖惩、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重点领域失信专项治理等工作。全市在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由2018年底的228位提升至89位。75家企业获“四川省诚信民营企业”称号。

(六)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

1.城乡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市级、7个县级、20个中心镇国土空间规划和20个试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南部新区(南片)等8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完成。

2.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四大核心区域开发加快推进,三江口CBD项目一期、纸厂片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成贵高铁站前广场项目一期建成投用。城市骨架不断构建,城市三大中轴线基本形成,金沙江大道路基基本贯通,长江北路完成改造,酒都大道正加快建设。城市骨干路网不断构建。机场快速路建成投用,叙州大道、南部新区“7+1”注5道路开工建设,南部新区“6+5”注6道路有序招商,盐坪坝长江大桥主塔实现封顶,机场东连接线项目控制性节点工程—观音岩特大桥实现合拢,打营盘山隧道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市双修”注7持续推进,完成项目53个,完成投资亿元。生态修复成效先后5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报。全省“城市双修”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

3.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江安县撤县设区工作有序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减少乡级政区50个、新增街道1个;村建制调整改革全面完成。夕佳山镇五里村入选全省第二批最美古村落。全市新增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达1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3万人。

(七)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1.深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统一领导,差异化考核,给予同省级奖励资金标准1∶配套奖励,对在全省类区县排名上升、下降的区县,分别给予综合考核加分、扣分。举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项目拉练竞赛等活动,县域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临港经开区、翠屏区、兴文县、南溪区GDP保持稳步高速增长,翠屏区、叙州区、南溪区、江安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10亿元台阶,翠屏区荣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蝉联全国工业百强区。

2.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正式印发《宜宾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新建成1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区1个、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30个;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区县3个、先进乡镇11个、先进村40个。推进“百镇建设行动”扩面增量,加快推进中心镇建设,双河镇、夕佳山镇入选省级特色小城镇。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大行动”,建成“美丽宜宾·宜居乡村”达标村1272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957个。

3.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出台市“民营经济十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持续深入开展“双千”注8活动,建立市领导联系支持100户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制度。成为全国首批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立10亿元规模的四川长江民营经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全天候、零见面、最多跑一次”“妈妈式服务”“全程电子化登记”等改革。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亿元、增长%。

(八)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1.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聚焦屏山县摘帽,新增7名市领导、47个市级部门实行定点帮扶。屏山县高质量摘帽,49个贫困村精准退出、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完成精准帮扶大走访贫困户11万户、贫困村471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非贫困村588个,实现脱贫基础信息全覆盖。完成2145户、7350人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落实19个扶贫专项资金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亿元、社会扶贫资金亿元。落实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帮扶资金1亿元,派驻帮扶干部384人。探索建立贫困预警机制,4个已摘帽县、422个已退出村、万已脱贫人口持续稳定达标。成功承办全国“携手奔小康”培训班、浙江省对口援建工作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得到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评价。

2.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全年拨付民生实事资金亿元,年度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全年新开工危旧房棚户区改造9280套(户),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0364套(户)、竣工9185套(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549户,土坯房改造20617户,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构建。民生兜底保障能力持续提高,智慧民政项目完成系统平台建设,智慧养老、社会救助等子系统已上线投入运行。

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推进《宜宾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扎实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2019年已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各学段新招生年级未产生大班额。完成9家县级综合医院三级乙等评审。全面完成兴文“12·16”和珙县“1·3”地震受损住房维修加固和重建工作。“6·17”长宁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加快实施《宜宾长宁“6·1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城乡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维修加固全面完成,城乡住房原址重建任务基本完成,截至目前,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开工建设161个、完工65个,累计完成投资亿元。金融风险、企业债务风险、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强化。2019年,全市政府系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77件、政协委员提案301件,答复率100%。决策咨询、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地方志、爱国卫生、红十字、体育、科协、国防动员、消防、双拥、档案、保密、工会、爱国卫生、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防控工作,用最短时间阻断了疫情蔓延,全市确诊的12例输入型病例于3月10日全部治愈出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落实“五包”责任抓排查管控。实行市县乡村组干部“五包”责任制,建立一线临时党组织969个、党员抗疫先锋队3168支,派出万名干部职工,对内常态管控、对外闭环管理。组织企业转产抓物资保障。市、县财政分别投入7541万元、亿元用于疫情防控,组织丝丽雅、国美酒业、圣山制衣等传统企业转型生产口罩、酒精、消毒液、防护服等物资,最短时间实现防护物资“宜宾造”,免费向全市每户家庭发放1斤消毒酒精,对外援助300多吨消毒液,并抓住机遇建立全省医用卫生产业基地。派出3批次、69名医护人员援鄂并全部安全返回。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强化“六稳”举措、做好“六保”工作,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及早谋划部署复工复产工作。通过成立一、二、三产业和重点项目等9个工作组,分类制定复工复产方案、标准和流程,建立市领导联系100户重点企业制度等举措,推动全市一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100%复工复产。加大复工复产政策支持。从2月12日起,陆续研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共克时艰20条、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8条、支持智能终端产业9条、支持汽车产业7条等系列政策措施,稳就业、纾困难、促发展。扎实抓好对上争取。抓住中省应对疫情影响出台系列政策的机遇,全力加大专项债、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申报力度。2月18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宜宾三江新区。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两中心”目标,以三江新区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一季度,全市实现亿元、增长%,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余大多数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

三、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扣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和挑战前所未有,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从全球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全面下行,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来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有效需求不足,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从我市来看,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风险不容忽视。我们综合研判形势,深入分析一、二、三产业支撑条件,提出今年全市GDP增速比全省高个百分点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左右,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省上下达的任务。

(一)推动重点产业稳定增长,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1.聚焦“工业挑大梁”,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加快融入全省“5+1”现代工业体系产业布局,推动传统产业稳定产能、转型升级,抢抓机遇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更多撬动经济增长新支点。确保食品饮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等“五大现代产业”营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补强全产业生态链。持续实施企业梯度培育“两工程、三计划”,支持五粮液集团公司、丝丽雅集团公司、天原集团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宜宾纸业股份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叙州油樟、天之华、极米光电、国宏科达新材料等细分行业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做强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四川酒业茶业集团、市科教产业集团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

2.聚焦“农业多贡献”,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全市竹、茶叶、酿酒专用粮、水果、蚕桑、油樟、生猪、肉牛、水产“6+3”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加快恢复生猪产业,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守住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加快发展“沿江平丘现代农业发展先导区”和“山区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翠屏区“宜长兴”(南部)产业融合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培育省级园区4个,建成“五新”注9示范基地2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量达到550个。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装备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聚焦乡村振兴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集中投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快推进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一步工程、竹产业集群发展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

3.聚焦“消费促升级”,促进服务业企稳回升。从市场供给、消费网络、服务环境等方面系统着力,全力保障基本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重振文旅和餐饮消费,扩容提质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促进消费挖潜回补。抢抓全省强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机遇,继续实施服务业“54211” 注10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具有宜宾特色的“5+5”注11服务业产业发展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加快建设以“醉美宜宾·浪漫三江”为代表的夜间经济特色品牌。加快构建五大城市商业副中心,打造大观楼和三江口中央商务区两大核心商圈。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启动三江新区金融城建设,推动金融要素聚集,促进产融结合发展。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长江上游区域大数据中心和城市大脑平台建成投运,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商物流协同发展。全力推进“两海”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大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挖掘和开发,加快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工业文化旅游园区。

(二)聚焦“投资唱主角”,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1.切实做好项目包装与储备。坚持优化投向、增大投量、提高投效,抓住西部基础设施补短板、国家布局新基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超前谋划布局重大项目,完善重大项目投资机制,扩大直接融资、撬动民间投资。进一步做深做细做透项目前期工作,着力包装、培育、生成一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动态充实项目储备库,确保常年储备项目总投资1万亿元以上。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资金和要素保障,完善融资对接机制,逐一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和加快发行。围绕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实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招商,加大引进国内市外到位资金。推动成自宜高铁、宜彝高速、G247(自贡漆树—宜宾)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四川时代年产30GWh锂电池西南制造基地、五粮液成品酒包装及智能仓储配送一体化、凯翼乘用车、台群智能机械产业等重点项目。

(三)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打造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

1.加快规划建设三江新区。对标国家级新区,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多规合一”“三线一单”等要求,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市建设布局,兼顾当前和长远,以全局视野、战略思维高水平编制新区发展各项规划,加快形成“1+2+N”规划体系。支持三江新区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着力打造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创新型现代产业集聚区、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示范区、四川南向开放合作先行区。按照“两区一廊一新城”的空间布局,细化相关配套政策,完善产业招商机制,加强与现有产业园区的协同发展,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重大项目,确保新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2.优化完善城市布局和功能。加快推进江安县撤县设区、长宁县撤县设市,构建“一核多中心、三江多片区”的竞相发展新格局。加强与绿地集团、恒大集团、华侨城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高标准建设三江口CBD、高铁新区、纸厂片区和天原片区等重点项目。继续实施“城市双修”工程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等工程,统筹布局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和体育、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

3.加快建设城市大通道。加快推进酒都大道、叙州大道、南部新区“7+1”  “6+5” 市政道路项目建设、宜泸高速沙坪互通立交改造;开工建设临港至南溪滨江路及S307拓宽改造,金沙江公铁两用桥北连接线二期、三期工程,金沙江南门桥至铁路桥滨江路等项目;加快推进岷江五粮液大桥、新机场南快速通道、城南环线航天立交至城南立交等项目前期工作。

(四)全力推进“双城”建设,加快打造现代科教强市

1.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围绕重点产业,组建产教联盟、搭建平台载体、培育示范企业,规划建设研发服务平台和中试基地,推进“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试验,着力打造泛金沙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建设;以成果转化为突破,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打造“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基地。积极创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2.加快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推进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一期)、西南交通大学宜宾园区、成都工业学院宜宾园区(一期)、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一期)等高校建成。加快省教科院川南教师教研培训基地开工和建设,加快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建设,加快推进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宜宾哈尔滨工业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9个产研院发展,启动科教公元π、大学科技园等项目,确保建成开学高校累计达11所,在校大学生达7万人。

(五)持续开展交通大会战,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1.加快构建铁路大通道。全力加快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隆黄铁路宜宾段等项目建设,加速宜西铁路、珙叙铁路、筠盐铁路前期工作。

2.加快构建公路大通道。建成成宜高速、过境西段高速,加快宜彝高速、宜威高速、仁沐新高速、新市至金阳至攀枝花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宜宾经南溪至江安阳春坝至泸州快速路、翠屏区李庄至江安沿江公路及宜叙高速竹海连接线等干线公路建设。实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成金沙江大道、机场东连接线、盐坪坝长江大桥、打营盘山隧道、宜宾至高县庆符快速路连接线等重点项目。

3.加快构建水运大通道。积极配合推进长江重庆至宜宾段生态航道建设,力争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二期工程开工,加快宜宾港志城作业区集疏运体系建设。

4.加快构建航空大通道。积极加密国内热点航线,力争通行航线达35个,力争获批对外临时开放航空口岸。

(六)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加快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1.坚持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产权“三权分置”机制模式,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进国资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有股权多元化持有。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撬动作用。

2.完善开放平台。高水平办好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峰会暨竹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等投资推介活动。发挥利用好综合保税区政策,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广应用,持续实施临时开放口岸提效降费工程,进一步压缩进口通关时间,不断提升口岸能级。

3.深化区域合作。务实推进与钦州、防城港等南向节点城市开展通道建设、江铁海联运、上行货物“散改集”运输、飞地园区建设等合作事项。加快推进成宜合作已签订协议和项目的落地落实,进一步拓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空间。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加强与长江沿江城市联动合作,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七)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加快夯实底部基础

1.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持续巩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成果,加快做大县城、做强中心镇、做优特色村,突出抓好7个县城、20个中心镇、300个中心村规划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农田水利、通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研究出台乡村振兴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宜居乡村规划、村容村貌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经济培育、乡风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新建乡村振兴示范区10个,培育市级先进区县2个、先进乡(镇)10个、先进村40个。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500个,“美丽宜宾·宜居乡村”达标村750个。

3.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依法依规有序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面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实效。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到90个工作日以内。持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障民营企业家人身和合法财产权益,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全国“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各项任务,全力抓好100户重点企业、10户龙头企业培育,实施非公经济企业“百千万人才服务计划”,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人才等“六难”问题,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与GDP保持同步增长。

(八)坚决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加快打造长江生态第一城

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确保按期完成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和省生态环保专项督察、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暗查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切实落实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华电珙县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南广河、宋公河等三江九河整治打造,加快南岸、杨湾、白沙、天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2.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扎实抓好三江生态综合治理,全面完成三江口至南溪城区两岸生态修复。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全力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加大长江(宜宾段)绿廊建设,推进沿江、沿河、沿路生态林带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强化“三线一单”约束机制,实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达标行动,3年内拟关闭年产30万吨以下灾害重、升级难的煤矿24个。推进境内长江沿线1公里内的化工企业搬迁、退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产业。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扎实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工作,不断改善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产业扶贫和就业帮扶等措施,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全面建立防返贫和致贫监测评估体系,抓住因疫、因灾、因学等致贫返贫关键因素,分类设置精准防贫办法。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

2.抓实民生工程。确保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26件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健全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机制,深化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乡镇(街道)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市域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继续实施保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厕所革命、停车场建设、电动宜宾建设等各项民生实事。继续抓好稳就业工作,加快推广农民工创业帮扶政策,鼓励支持就业创业。健全公共卫生防控系统,完善公卫应急事件处理机制。

3.抓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6·17”长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加快建设长宁县双河镇古城文博综合体、珙县洛浦新寨两大灾后恢复重建示范点,确保灾后恢复重建“一年基本完成、两年全面完成”。

4.加快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社区分类体系建设,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治理机制,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发展好村集体经济。

(十)扎实抓好“十四五”谋划

全面分析评估“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果和经验,围绕中、省、市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深化对我市“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的研究论证,研究提出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项目,争取纳入省“十四五”规划或者专项规划。高水平同步编制“十四五”规划、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推动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全面落实本次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为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而努力奋斗!

村产业发展规划【第五篇】

今年以来,宜宾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复工复产,着力稳定发展大局,经济持续回暖,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目标任务取得扎实成效。

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下降%。

一、农业形势稳中向好

上半年,初步统计全市小春粮食产量万吨,同比增长%,油菜籽产量万吨,增长%,蔬菜及食用菌产量万吨,增长%。生猪存栏万头,增长%;生猪出栏万头,下降%。牛羊禽出栏保持稳定,牛出栏万头,增长%;羊出栏万只,增长%;家禽出栏万只,增长%。

二、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速比1-5月加快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股份制企业增长%,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分行业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制造业增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从“8+2”产业看,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增加值增长%,其中智能终端产业增长%、轨道交通产业增长%,页岩气产业增长%;绿色食品加工业增长%;竹加工业增长%。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机制纸及纸板增长%,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增长%,白酒增长%,聚氯乙烯树脂下降%,口罩净增长。

从工业效益看,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增长%。

三、服务业降幅整体收窄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下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住宿和餐饮业下降%,金融业增长%,房地产业下降%,其他服务业增长%。

四、投资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增速比1-5月加快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第二产业投资下降%,其中工业投资下降%;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

五、消费市场加快复苏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下降%,降幅比1-5月收窄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收窄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同比下降%;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亿元,下降%。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亿元,同比下降%;商品零售亿元,下降%。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亿元,增长%。

从热点商品看,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日用品类增长%,石油及制品类下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通讯器材类下降%。

六、外贸进出口稳步扩大

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1-5月加快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亿元,增长%;进口额亿元,增长%。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恢复程度较好,拉动点增多,增长面变宽,发展的活力在逐步激发,发展的后劲在持续增强。但要看到,我市经济整体仍受肺炎疫情冲击较大,部分产业还处于下降通道,未来增长的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依旧较多,经济加快恢复还面临较大压力。下一步,全市上下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政策机遇,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向达产满产转变,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信心,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确保全市经济稳步回升,如期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村产业发展规划【第六篇】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经济研究中应用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很强的领域,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本文介绍了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和编制大纲,并以四川宜宾为例,对产业发展规划的部分模块进行简要分析。

一、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及编制大纲

(一)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内容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经济研究中应用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很强的领域,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以前瞻性的眼光拟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有利于特定区域内某个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和培育规划。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在特定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和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明确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等;着重分析规划产业的产业链构成、价值链构成和区域内外重点企业或机构,明确产业招引目标,提出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案。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的成果是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二)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大纲

我们针对各大城市、区县等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将重点围绕“产业现状分析、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产业规划和产业实施”这条主线来展开。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的编制大纲(具体可结合特定区域及其要求做出调整)如下所示:

产业发展定位是产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和纲领性内容,对特定区域进行产业选择时,应充分发挥区域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遇,兼顾特定区域的特殊条件,对产业组合进行优选。具体而言可以分三个步骤着手:第一步:进行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研究,分析得出区域优势产业和机遇性产业;第二步:区域特殊条件分析,结合区域特殊条件对产业做进一步筛选;第三步:产业组合。

资料来源: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模块分析示例

受限于篇幅,我们以四川宜宾临港经开区为例简要分析其产业发展基础和影响因素。

(一)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长江航道零公里处,宜宾市中心城区核心区域,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概念规划面积165平方公里,覆盖宜宾市沿江工业集中区和港口群;行政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辖白沙湾街道和沙坪街道。

(二)区位优势

宜宾临港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位于成都重庆贵阳昆明X型交汇处和长江航运零公里处,地处西南地区原材料和市场地核心位置,拥有长江上游第一港,可以辐射西南广阔原材料产地及市场,是通往攀西六盘水资源腹地的主要通道,是成渝经齐区和川南经济区的重要节点。

向西:丝之路经济带

通过高速公路、铁路网络直接对接成渝经済区和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地;新欧亚大陆桥连接中亚、欧亚市场。

向东:长江经济带

长江中下游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通过江海联运连接太平洋出海通道。

向南: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通过泛亚铁路和公路网面向东南亚市场;接印度洋进一步延伸面向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国家。

资料来源: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网站。

宜宾临港用地选址在宜宾市城区东2公里的沙坪街道、白沙街道境内,距宜宾主城区10公里,距宗场机场(在建)20公里,距菜坝机场18公里,距高钱站15公里,四周规划有客运站和客运中心,路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资料来源: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网站。

(三)产业基础坚实

1、宜宾产业发展现状

宜宾市以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宜宾的产业结构不断的发生变化,一次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第三次产业呈现上升的态势,产业结构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过程。

资料来源: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宜宾统计年鉴(2018年)。

2017年,宜宾市三次产业结构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GDP的比重为%,在宜宾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的第一产业,因此,至2017年,宜宾市的产业结构类型是“鼓型结构”,属于工业化中期的结构。

资料来源: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

2、宜宾主导产业分析

宜宾工业产业基础坚实,是宜宾的支柱产业,2017年工业总产值占比为%。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规上企业行业中的酒、饮料喝精制茶制造业占比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为%,装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占比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占比为%。

资料来源: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宜宾统计年鉴(2018年)。

宜宾工业六大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网站。

3、临港新兴产业布局

目前,宜宾临港形成了“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以港航物流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等的“4+1”新兴产业。

资料来源: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网站。

(四)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1、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和出口)

A、消费稳步增长

2017年,宜宾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3%。

资料来源: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宜宾统计年鉴(2018年)。

B、投资增长较快

2017年宜宾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2014年以后均超过千亿元,各年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

资料来源: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宜宾统计年鉴(2018年)。

C、进出口增长总体良好

宜宾进出口增长总体良好,2013年以后维持在80,000万美元以上,2017年完成进出口总额84,971万美元。

资料来源: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宜宾统计年鉴(2018年)。

2、三大供给(资源、人力和资本)

A、资源情况

矿产资源:宜宾地处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地区的核心地带,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44神,煤炭资源探明储量53亿吨。

页岩气资源:宜宾地处西南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核心位置,已探明页岩气储量超2万亿立方米。

电力资源:三峡公司以宣宾为基地,在金沙江上建立了装机容量为640万干瓦的向家坝水电站,中电和华电分别在宜宾福溪和珙县建立了火力发电项目。

港口资源: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最优势的资源在于港口资源。宜宾港拥有长江、金沙江、岷江295公里天然航道资源,是宜宾市人民政府与上海港务集团联手打造的,是拥有集装箱、滚装、散货夹杂运输、保税仓储、出口配送服务、重件等多种功能,并集内外贸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是长江枢纽港之一。

宜宾港的二类水运口岸己经开放,正在申请设立为国家开放口岸,保税仓储中心已经批准设立,并实现封闭运行。企业产品在临港一次报关,便可通达江海,到达世界各地,水运运价每吨每公里仅元。

宜宾港已与上海港实现信息、业务、管理"三个一体化"运作模式,并与国际、国内知名的航运公司、轮船公司、货代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宜宾港已开通了宜宾——上海、宜宾——南京——环渤海湾港口定期班轮和近洋外贸航线宜宾——武汉——上海到日本、韩国,宜宾——南京到日本、韩国,航班开行密度达到平均每周14班;随着宜宾港与云南水富港航班开通,与云南铁水联运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由川滇三省八市州协力共建的“长江源头航运物流中心”正在逐步形成。

资料来源: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网站。

B、人力

目前,宜宾很多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对劳动力需求较大。宜宾目前有上百万的外出务工人员,人口优势明显,为投资企业提供成本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宜宾本地高等学院、职业技术院校各一所,每年可向社会输送2万余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宜宾学院本科现有理、工、经济、教育、法律、文学、管理、农业、艺术9大系近50个专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建筑工程、现代制造、自动控制、电子信息工程、经贸管理、人文社科、生物与化学工程7大系30多个专业。

C、资本的流入

根据前述三大需求中关于投资的描述可知,宜宾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村产业发展规划【第七篇】

为深入贯彻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进“三个转变”,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年全区农业发展区域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立足生态建基地、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至--年,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农产品商品率达%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其中畜禽、蔬菜、水果、红薯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元以上。

二、规划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以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建设为龙头,以城郊产业园区为示范,带动畜禽产业示范片、果蔬产业示范带、李蟠线干果产业带、高速路特色产业线迅速发展。

(一)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以--视察为契机,加快争取凤垭山开发专项资金,聚合业主资本、民间资本、土地资本和商业资本,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配套、注重效益、创新机制、快速繁荣”的原则和“前山公园化,后山产业化”的要求,实施“凤木联姻”,把凤木路(凤垭山至木老乡)沿线建成长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小康示范园区;用心探索农业企业化之路,努力将凤垭山“开发成为南充的旅游胜地”。

(二)畜禽产业示范片。发展壮大国道318线礼乐、八角、集凤等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示范基地,带动安平、盐溪、桥龙等13个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养殖,以及曲水、羊口、临江等10个乡镇的优质肉猪生产;大力引进天生集团等畜禽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在河西大力实施中农合创项目;努力促使大树桂花园养殖园区扩规上档。

(三)果蔬产业示范带。改良国道212线曲水、河西、羊口等5个乡镇的中华寿桃基地,带动李渡、新尝临江等26个乡镇的优质脐橙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河西胡萝卜蔬菜基地,带动嘉陵江沿线乡镇利用河滩地大力种植胡萝卜,推进212线文峰、曲水、李渡等7个乡镇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带动吉安、临江、羊口等15个乡镇的冬菜基地建设,以及移山、双店、华兴等26个乡镇的优质红薯基地建设。

(四)李蟠线干果产业带。抓好李蟠公路沿线金凤、盐溪、龙池、蟠龙等12个乡镇的万亩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建设,带动集凤、里坝、三会等11个乡镇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建设。

(五)成南高速公路特色产业线。以绿化、美化为基本要求,在成南高速公路沿线大树、西兴发展伏季水果,木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新庙、大观、大通、大兴发展干果种植,龙池发展南良三号脐橙,一立发展“三瓜”(冬瓜、西瓜、南瓜)生产。

三、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市场营销。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引导乡(镇)、村干部把服务的重点放在找市场抓营销上来,以销定产,为卖而产;用心发展营销组织和营销队伍,培育营销专业户、运销大户和营销经纪人;引进知名营销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一批畜禽、水产、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开设一批农产品外销窗口;用心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拓展新的销售领域。

(二)抓好科技兴农。强力推行“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搞科研、立足需求搞开发、着眼发展搞推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引进、培育、推广优质畜禽、水果、粮油等优良品种;建立一支专业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利用广播、电视、职中等各种载体,加大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培育带动主体。用心探索“基地+业主+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产业龙头连市场网络、连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新型农业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一项产业、一个龙头、一根链条”的思路,立足嘉陵实际,培育一批有市尝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经营链条,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一是扶持壮大蔬菜加工企业。加大对天冠冬菜的技改力度和加工规模扩张,搞好市场营销,冲进“快餐市潮,力保冬菜作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的地位,带动全区冬菜种植的发展。二是扶持壮大粮油加工企业。在--亲自视察国基公司上做文章,用心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国基实业公司,带动全区25万亩红薯种植的发展,创新无公害粮油系列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扶持壮大畜禽加工企业。用心引进天生集团等实力雄厚的畜禽加工企业,提高畜禽产品加工率,带动全区肉猪、肉羊和小家禽的养殖。四是引进并培育1—2家绿色果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区经果业的发展。五是扶持壮大丝纺企业。借助美亚集团、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带动蚕桑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加大对蚕桑产业科技更新的力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一是抓住项目开发机遇,加强提灌、喷灌、滴溉工程的改造与建设力度,狠抓升钟水库配套工程、小微水利工程和旱山村集雨灌溉工程,新建和整治一批山坪塘、石河堰和蓄水池。到--年,全区实现保灌面达60%以上。二是大力实施礼貌新村建设和户办工程,不断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快中低产田土的改造,不断提高农产品单产量和复种指数。四是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五是加快耕作、栽播、植保、施肥、

收割、脱粒、烘干、加工机械化进程。六是加速乡村公路油化及标准化建设,保证畅通率达95%以上。

;(五)完善配套政策。一是资金投入政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年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双向目标、竞争入围、以奖代补的办法,坚持“择优扶持、重点投入、确保效益”的原则,将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持续投入的资金比例稳步上升;密切银企关系,鼓励金融部门加强对农业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信贷力度,推行农业动产抵押;大力实施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从事二、三产业开发的业主投身农业开发;聚集农民闲散资金,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技术、劳力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入股,使农民成为土地开发的投资主体。二是土地流转政策。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放活土地要素入手,深化和推广凤垭山经验,走“业主+基地+农户”的路子,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在不改变农林生产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群众经济

组织和个人到农村采取租赁、承包、联营、入股等形式,经营“四荒”资源以及群众厂、尝园、院等。对需要征用土地的业主,原则上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固定设施建设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不办转用手续;在保证群众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农民生活安置和业主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分等定级,合理作价;对参与土地流转、农业开发的业主和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在税费征缴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区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农业开发、流通或兴办农业加工企业,在申办各种证照和有关手续时,各级各部门按“优先、优惠”的原则及时办理。二是对城乡专业流通组织和个体运销大户,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减轻规费负担。三是对联接农户多、产品销量大的流通组

织和个人,在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地位,鼓励他们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做出更大贡献。四是用心兑现农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降低税率等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种、养植用心性,坚决制止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附:行业及项目规划

行业及项目规划

(一)畜禽产业

1、奋斗目标

--年,生猪出栏万头,其中三杂率达%,加工率达%;肉羊出栏万只;肉牛出栏千头,牛奶总产量吨;家禽出栏万羽。

2、区域规划

沿国道318线乡镇建设优质肉羊和小家禽产示范业带;在曲水、羊口、临江、吉安、龙岭、金凤、和平、白家、大同、七宝寺发展优质肉猪生产;在城郊及西河、吉安河等溪河流域发展小家禽养殖;在大树桂花园村建设畜牧科技园区,带动城郊乡镇火花、文峰、木老畜牧产业的发展;用心引进重庆天生集团落户;加快河西等地中农合创项目的实施。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中农合创良繁母猪场的建设和ly优质母猪的推广,进一步加快畜禽改良站、良种场建设,引进各种优良品种,做到及时优胜劣汰。二是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推广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发展dly优质肉猪,推广山羊“四改一防”技术,配套家禽笼(圈)养、科学育雏、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肉兔“一选二推三改四防”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家庭牧场建设,促进草饲牲畜发展;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科技培训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园。三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对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测,严防急性、恶性传

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四是加强牧政执法,确保畜牧产品安全。五是引进、培育天生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二)蔬菜产业

1、奋斗目标

--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全区精细菜比重达%,外销菜达%。

2、区域规划

将文峰、曲水、李渡、河西、吉安、一立、安福列为区级蔬菜基地乡镇,每个基地发展1--2个名优品种。在河西建成胡萝卜生产基地6000亩;文峰建成侧耳根、大蒜、恋秋椒生产基地3000亩;曲水建成藕、芋子、豌豆尖生产基地3500亩;李渡建成茄果、莲白菜类基地4000亩;吉安建成特色蔬菜基地4000亩;一立建成南瓜、西瓜、冬瓜生产基地5000亩。在李渡、吉安、临江、河西、羊口等15个乡镇建成冬菜基地6万亩。

3、技术措施

大力引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保证良种率、杂交品种率到达92%以上。重点抓好专业大户、工厂化育苗为主的种苗供应。普及双膜加拱棚、大棚、遮阳网等新技术的推广,提高综合利用率。推广蔬菜间套技术、光能利用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狠抓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

(三)水果产业

1、奋斗目标

--年,全区经果林达6万亩、1080万株,总产万吨,实施果树劣改良150万株。

2、区域布局

一是建设凤垭山、大树、木老、西兴为中心的伏季水果基地片,发展伏季水果10000亩;二是改良212线曲水、河西、羊口、大树、木老等地的中华寿桃树苗,发展寿桃万亩;三是建设以李渡工委和大通工委为中心的优质脐橙基地片,发展优质脐橙2万亩。

3、技术措施

建立良种引种观察圃、母本园、育苗圃。加强果树苗木的引进和管理,严把果苗质量关。进一步改革果树的常规栽植为加密定植。禁止果树行间套种小麦、玉米、油菜等高杆作物,可套种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确保稳产高产。

(四)红薯产业

;1、奋斗目标

--年,引进红薯加工龙头企业2户以上,建成薯类产品专业市场2个以上,薯业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税金到达10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2、区域规划

按照“规模发展、集中成片”的要求,将龙蟠、集凤、金凤、白家等乡镇作为优质红薯基地建设中心乡镇。在龙蟠、集凤、里坝、金凤、白家、和平、安福、华兴等26镇,建成优质、高产红薯基地20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同全国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的联系与合作,引进南薯99、bb30—244、豫薯王等优良品种,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农业部门、各乡镇农技站(机改后的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基地乡镇农户红薯种植的培训、指导,每个基地乡镇要抓好一个优质红薯高产示范片区建设。

(五)粮油产业

1、奋斗目标

稳定粮油播种面积,--年粮油播面控制在万亩左右,粮油作物的优质率达85%,油料达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

2、区域布局

以318线的龙蟠、集凤、里坝一带,212线的河西、李渡、吉安一带,高速公路沿线的大通、一立、大兴一带为重点,逐步推广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

3、技术措施

一是推广优质粮油作物品种,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专用小麦,用心发展各种优质杂粮。--年优质稻到达万亩,占%,产量到达万吨。旱地粮食作物仍以玉米为主,选育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的良种,各类优质专用玉米--年到达万亩,油料作物以优质花生和油菜为主,同时扩大高梁、大豆等杂粮播面。二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抓好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规范栽培、统防病虫、旱地改制、旱育秧等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区农业部门重点抓好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乡镇、村要建设有队伍、有基地、有配套设备、有培训手段、有经济实力的“五有”农技服务组织。三是逐步改造劳动工具,用心与家庭经营相适应的小型农机具,努力提高劳动机具的技术装备程度。

(六)蚕桑产业

1、奋斗目标

--年,全区桑园面积达万亩,良桑率达93%,产茧520万公斤,基地乡镇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4%,专业村占48%。

2、区域规划

文峰、世阳、双店、吉安、太和五个市级基地乡镇~年桑园面积达万亩,发种量6万张左右;土门、临江、龙岭、一立、大通五个区级基地乡镇桑园面积达2万亩,发种量4万张左右;李渡、金凤、白家、巨石、金宝、积善、三会、七宝寺、里坝9个区级重点乡镇桑园面积达万亩,发种量达

万张。这19个乡镇共产茧440万公斤,占全区的84%。基地乡镇养蚕1000张以上的专业村到达50个。

3、技术措施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全面实施桑树品种优良化、小蚕共育、省力化饲养、方格簇上簇、统防统消等配套技术。同时,走集中育苗、一步成园、规模发展的路子,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成片桑园。大力修建共育室、标准蚕室、贮桑室、蚕沙坑、消毒池等养蚕配套设施,实现专业化生产。

(七)林业产业

1、奋斗目标

--年,在15个乡镇新建核桃等干果林万亩,实施低效林改造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2、区域布局

在李渡、龙岭、金凤、巨石、盐溪、桥龙、安平、天星、大通、龙池、蟠龙、金宝等乡镇建设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万亩;在火花、文峰、西兴、木老、大树、曲水、积善、大兴、八角、大观、里坝、集凤、三会、礼乐、世阳、移山、一立建成以核桃为主的干果林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健全林业资源保护体系。建成完善的护林指挥、林政执法、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检疫、森林防火体系,在火花、曲水、和平、巨石、西兴、临

江、安福、八角以外的40个乡镇建立森林防火隔离带36公里。设立虫情预测预报站6座,五年内全区柏毛虫防治面积达12万亩。二是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站,加强林业新品种的选育,建成林木苗圃基地万亩,加强对林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全面构成区、乡镇林业科技推广网络。

(八)水产业

1、奋斗目标

--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2243亩,产量10178吨,产值9256万元。

2、区域布局

一是工程养殖。充分利用全区现有的水库、石河堰的有效水面,发展集约化特种养殖。二是江河养殖。利用嘉陵江水面,大力发展集约化网箱养鱼,实现精养夺高产。三是稻田、山湾塘养殖。要在土法养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产高效。

3、技术措施

一是以发展“名、优、特、新”品种为主导,推广集约化养殖技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单产,增加总量。二是抓好水产业的育种和销售工程。建成优质苗种繁殖场一处,在嘉陵区城建成水产品批发市场一处。

村产业发展规划【第八篇】

3月2日,宜宾市委书记刘中伯主持召开市委2021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宜宾市政协主席谢杰,宜宾市委副书记黄河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投资、农业、工业(含建筑业)、服务业、财税、金融、旅游、招商引资工作的汇报。刘中伯指出,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宜宾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和科教兴市战略,实现了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强势崛起,“双城”建设全力推进、成效明显,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为今年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中伯强调,全市上下要再坚定发展信心,在“十三五”时期实现圆满收官、全市经济社会保持蓬勃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发展信心决心不动摇,认真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继续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和常抓的韧劲,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实现。

刘中伯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再明确目标任务。各分管领导和牵头部门要按照此次会议安排部署,突出重点、找准差距,对全年重点任务进行再梳理、再细化,围绕具体任务抓好工作落实。各县(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认真分析、横向比较,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目标任务,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要以中心镇建设为重点,着力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区功能、交通缓堵等方面下功夫,着力解决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刘中伯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再精准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按照一、二、三产业分类,分别成立以酿酒专用粮、竹、茶、蚕桑、油樟和生猪、水产为主的农业“5+2”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新能源和汽车、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医疗器械和白酒食品为主的工业“5+1”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经济和夜间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5+1”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各产业详细发展规划,细化具体任务、解决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在已有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文件,强化对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农业“5+2”产业、工业“5+1”产业、现代服务业“5+1”产业、“幸福宜宾”建设十大提升工程等重点工作和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严格考核奖惩,切实加大对全年重点工作和经济工作的考核力度,实行一月一挂牌、一季度一交账、半年一拉练,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要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从土地、资金等要素方面全方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齐心协力、形成合力,确保全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实现。

刘中伯还就安全、信访、稳定、环境保护、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宜宾市市领导贾璋炜、李学焦、赵浩宇、李静、刘晓卫、袁华兵、关晶波、刘岗、王萍、高展、张琦、陶学周、李康参加会议。

69 1121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