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范文精彩5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范文精彩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第一篇】
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再怎么重视生态文明都不为过,从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去;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人民大众的幸福,关乎中国发展的未来,关乎我们的子孙后代,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众所周知,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中心,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说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提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它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不单单只是经济的增长,简单的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对经济发展的片面理解,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雾霾、土地沙尘化、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湖泊面积缩减巨大、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等等,这些都是出现在我们身边的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并且已经明显直接的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利益的驱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疏忽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平衡,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不注重对环境的爱护,这样的发展下去的后果会很严重的,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从经济建设中隔离出来,我们需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又在经济建设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运用和爱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必须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我国的能源各种各样非常的丰富,但我们也不能只注重当下的经济利益,肆意挥霍各种能源,破坏自然环境来换取暂时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速的发展让环境的承载能力到达极限,我们不能先发展后治理,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一出生就处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中,生态环境问题不像经济危机那样周期性爆发,它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一旦出现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所以我们更应该像珍惜生命那样去爱护去关心我们的生态文明。
究竟怎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的构成是: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在生态经济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资源等;在生态环境方面,要提高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扩大绿化和环境基础设施等;在生态文化方面,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素质、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等。在生态制度方面,应该投入保障、科学执政、信息公开。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更应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者,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了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所起的作用,主动把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要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际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中去。平时要学会垃圾分类并且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真正地做到珍惜资源。平时生活中也要节约用水,如关紧水龙头。再着就是要节约用电,离开教室,宿舍的时候要随手关灯,及时切断电源等。这些事情看起来貌似很小也很琐碎,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认真做到的话,对生态文明的建设真的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平时在学校还可以多做一些环保的宣传工作,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其实,建设生态文明,只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并且坚持去做,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习惯,让蓝天、绿水、青山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第二篇】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一)经济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二)政治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调动人民群众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执法人员、环保产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文化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四)社会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
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第三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驻组作为政治机关、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学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驻组建立了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常态化机制,制定印发年度学习计划,定期邀请驻在部门司局主要负责同志授课,组织组内干部开展交流研讨。2021年以来,已组织9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系列讲座,组领导带头讲认识谈体会,20多名干部交流了学习心得。《学习纲要》印发后,驻组要更加提高政治站位,组务会跟进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善年度学习计划,利用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讲座这个平台,使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二、压实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驻在部门要切实压实主体责任,站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角度,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胸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到实处。驻组要坚守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定位,严格日常监督,强化工作沟通,加强对学习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驻在部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督促驻在部门按照中央巡视反馈意见,不折不扣抓好巡视整改,着力解决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够到位问题。
三、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要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驻组要贯彻落实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驻在部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进一步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的贯彻落实,定期召开组务会研究,建立台账,定期调度,为持续开展政治监督打下扎实基础。继续强化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工作的监督,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与驻在部门重点工作同频共振,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
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进一步增强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自觉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展性、长远性工作。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建立并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重大制度,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绿色根基。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事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鲜活的、富有时代性的理论创新,把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始终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持续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一步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责任,构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大生态环保格局。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好抓实,不断开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践行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当前和今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南针、金钥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原创性贡献,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通过学习研读,深感真理伟力、理论光辉和实践指引,进一步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要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
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大环保”工作格局,科学、精准、依法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要保持战略定力,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心怀“国之大者”,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积极推动构建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生态环境领域制度、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始终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信仰者、宣传者和实践者。
二是牢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要求,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清醒认识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清醒认识“三个没有根本改变”的现状,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工作内容。
三是深刻把握以降碳为重点的战略方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把实现“双碳”目标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在大局中正确认识、谋划、推进“双碳”工作,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稳步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促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源头治理和结构减排,发挥好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部门作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更加系统全面认识和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实际和丰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坚持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是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其“十个坚持”的思想精髓,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国内与国际等关系,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更加自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作为生态环境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走在前、做表率,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心怀“国之大者”,保持战略定力,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分管联系的业务,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国核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守正创新,聚力提质增效,推动健全核安全监管体系,着力提升监管能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督促营运单位落实全面核安全责任,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扎实做好核与辐射应急准备,确保核能核技术利用安全可控,助力维护能源安全、国家安全。二是环评工作要始终严守生态环境底线,在此前提下,通过提前介入指导、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主动做好能源保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动完善绿色发展机制,促进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相结合。要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扎实推进提质增效。三是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巩固提升环境质量监测、强化污染源监测、探索完善生态质量监测,提高监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支撑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四是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推进土壤、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指导,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稳中求进,系统治理
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水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努力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稳中求进。不鼓励各地过于追求以水环境理化指标为代表的好Ⅲ类水体比例目标,而把工作重心放在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高质效上,着力推动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
二是系统治理。在水资源方面,将生态用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在“有河有水”上实现突破;在水生态方面,逐步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力争在“有鱼有草”上实现突破;在水环境方面,深化污染减排,顺应人民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力争在“人水和谐”上实现突破,扎实构建“三水统筹”的工作格局,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和完善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以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带动全面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力争在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大力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推动形成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机结合的工作体系,不断把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向深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恪尽职守积极担当作为
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为契机,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生动实践。
第一,加强研究宣传阐释。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推进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坚持把研究宣传阐释这一重要思想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学习宣传、理论研究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近期召开《纲要》出版座谈会,举办研讨会,推动多层面交流、多维度研讨和多方面宣传。有序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俗理论读物、教材编写出版,推动这一重要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
第二,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肩负起核安全总工程师职责,有力保障核与辐射安全。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有效运转国家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依法依规从严实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常备不懈做好核应急准备。确保54台运行核电机组、17座在役民用研究堆运行安全,确保21台在建核电机组、1座在建民用研究堆建造质量总体受控,确保核与辐射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第三,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积极履行办公厅主任职责,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动生态环境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总结2018年以来部本级办理11600余件生态环境信访问题的成效和经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信访制度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二是建立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决策支撑体系。信息化“四统一、五集中”全面落地实施,“五个一”目标总体实现。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投入使用,实现“一图统揽、一屏调度”。紧抓“十四五”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建设机遇,全力推进生态环境管理整合协同、共享应用。三是有效应对生态环境领域安全风险。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领域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案,对14个A类问题、16个B类问题、16个C类问题继续分类施策、统筹应对,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第四篇】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和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三者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主张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源头活水。
二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一部单独论述生态文明的专著,也没使用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生态思想却渗透于他们的所有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人类盲目对自然破坏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必须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丰富, 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三是西方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很多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特别是“八大公害”事件,持续恶化的生态危机使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了反思与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从《寂静的春天》《人类环境宣言》《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世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反思不断深入,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 又要为子孙后代保留继续发展的潜力,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 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重要借鉴。
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第五篇】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肖铮)2013年2月、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甘肃视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要求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于祁连山生态保护给予“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评价。
对于甘肃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厚重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甘肃省委省政府牢牢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刚性约束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自觉。弘扬古浪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初步形成了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彰显甘肃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二是出台《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出全省GDP增速个百分点。三是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构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取消对甘南、临夏和75个县的GDP考核,实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四是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构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设立跨地区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专门法庭,探索环境资源案件审判的甘肃模式。稳步推进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五是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按照“抓点、带面、治污、降耗、增绿”的思路,积极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执行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 高世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涉及生态文明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市场交易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共同对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要使这一套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理清不同主体的内在激励和行为特征,分析对不同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要不断地改善外部环境、理顺内部机制,使法治、行政、市场、社会规范等不同手段能够及时有效地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福祉发挥作用。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政策(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 刘青松)注重发挥体制机制的引领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生态文明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建设体系,创新环境经济政策手段等,统筹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有一批地方率先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浙江省丽水市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形成多条示范引领全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浙江省湖州市建立了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等制度,近5年来全市财政累计安排生态引导资金近6亿元,带动社会资本120多亿元;福建省南平市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模式,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光泽县主动融入南平市生态资源保护开发运营,探索“山水生态银行”试点;全国林改第一县福建省武平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开展林权直接抵押贷款盘活林农资产,率先探索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机制,让原本待砍伐商品林变身“绿色不动产”,率先探索兴“林”扶贫机制;安徽省旌德县在全省率先推进林权收储担保融资试点,创新实施“林农增收五法”,实现“不砍树能致富”;江西省崇义县打造“崇义绿色生态板块”,建立了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平台。
上一篇: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