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用8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用8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篇】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党旗所指,我之所向,广大党员干部应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起承转合”中写好主题教育“命题作文”。
“起”于理想,在“学思想”中以“一寸光阴不可轻”的思想认识“谋”。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是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只有思想上想通了、清醒了,行动上才会积极主动地投身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更加光荣的使命、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党章党规、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为课本,结合工作需要学、联系实际情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始终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力求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以致用,以学铸魂、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承”载重托,在“强党性”中以“万山磅礴看主峰”的坚定信仰“立意”。落实主题教育,“强党性”是保障。“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根本,党性的缺失可能会使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甚至迷失自我。党性修养过硬,党才有活力,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前途,主题教育才能沿着党指引的方向一往无前。强化党性修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具体实践中,在锤炼党性的道路上,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党性内涵,注重强化党性修养,牢记党的宗旨、深入学习党的历史、革命传统,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强化法治思维、增强廉政意识,为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光添彩。
“转”变作风,在“重实践”中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实干担当“行文”。落实主题教育,“重实践”是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推进实践、担当实干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必由之路,党员干部要把实践锻炼作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检验磨砺的“试金石”、成长成才的“大熔炉”,自觉地心向下沉、脚向下走、力向下使,工作中自觉贯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接几次“烫手的山芋”、做几次“热锅的蚂蚁”,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逐渐成为艰苦斗争中顶得住压力、扛得起重活、打得了硬仗的“进取者”。
“合”力争先,在“建新功”中以“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奋斗进取“落笔”。落实主题教育,“践新功”是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广大党员干部要根据会议精神给出的“任务书”制定出“路线图”“时间表”,立足岗位、勇当先锋,撸起袖子、挽起裤腿、扑下身子,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钢铁意志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舍我其谁的责任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将“任务书”中提及的重点落实、落细、落地,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以“奋进姿态”奔赴新程建新功,不断把我们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篇】
“这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在4月3日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主题教育的方式方法作了部署,强调要以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际效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工作规划了清晰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有力推动全党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这一“16字方针”,成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制胜法宝。
搞好理论学习,以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这一思想既有理论穿透力,又有实践引领力;既贯穿高度理论自觉自信,又体现鲜明的实践问题导向,从而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应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强化理论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逐字逐句学,原原本本学,以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进行调查研究,以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强化责任担当,着眼新阶段、新要求、新任务,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把握规律、破题解题、提高履职本领,以务实创新的举措推动党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梳理问题、排查难题,在调查研究中摸清情况、解决问题,在破解难题中推动工作。
落实总体要求,以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推进工作。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学习成果运用到解决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
“当下改”“长久立”,全过程进行检视整改。检视整改,就是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分类整改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深入查摆不足,列出问题清单,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整治,确保取得实际成效。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主题教育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得其法者,事半功倍。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一体推进,是实现主题教育根本任务的科学有效机制,是我们多次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是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制胜法宝。我们要把握好、运用好这一科学方法,提高全党主题教育质量,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的整体成效,推动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三篇】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刻把握、全面贯彻总要求,扎实抓好主题教育,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确保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包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等等,主动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要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使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彰显、前景更加光明。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主题教育,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就一定能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不断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
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四篇】
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今天我以“学深悟透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与大家交流。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党和人民勤力同心、团结奋斗。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奏响亿万人民共襄民族复兴大业的恢弘乐章。如何认识和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亿万人民的美好愿景,是在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中不断推向前进,是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需要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充分依靠人民力量,坚持独立自主不断开拓前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百多年来,是人民的“小木船”摆渡百万雄师驶向胜利彼岸,是人民的“小铁锹”在亘古荒原上挖出大油田,是人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历史大幕,是人民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与干劲创造了翻天覆地的城乡巨变……人民群众始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披荆斩棘、栉风沐雨,“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成功推进和拓展的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没有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亿万人民群众是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创现代化道路、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拼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赢得的;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干出来的。我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发展,无不凝结着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共同选择、必然选择。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无数难关险阻,创造了诸多人间奇迹,实现了千年小康梦、百年富强梦、飞天寰宇梦、蛟龙蹈海梦……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昨天的辉煌已经书写在人类发展的史册上,今天的宏图伟业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新时代新征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群众壮志凌云、目标坚定,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行。
二、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顽强斗争,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和最雄厚的精神保证。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高度耦合、系统集成的系统工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在这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一个个“现实的人”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因素。回首来时路,正是亿万人民群众“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不懈奋斗,让我们创造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人间奇迹。展望前进路,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贯穿于谋划发展方向、制定发展举措的全过程,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前途光明、未来可期。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事业永无止境,探索永无止境。中国式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复制。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张不断延展的蓝图,是一场跨越世纪的接力。从“枫桥经验”到小岗村大包干,从塞罕坝植树造林到“小木耳、大产业”,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思想认识的深化和突破、实践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辛勤汗水和无穷智慧。中国式现代化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新征程上,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认识、作出新概概括、形成新成果,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寻找科学方法、总结新鲜经验,不断开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新境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党带领人民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面临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般性难题,也面临更多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特殊性难题,必将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从世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外部挑战日益增多。从国情看,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从党情看,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事业越发展、目标越接近,就越需要发扬斗争精神、付出更多艰苦努力。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通过顽强斗争攻坚克难,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向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
三、汇聚奋进磅礴力量。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现代化是奋斗出来的。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未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努力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激发和增强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强大的力量。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能够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一致,能够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征程上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实现人民的愿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全面进步。
团结奋斗、实干兴邦,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同志们,在主题教育中,要深刻领悟主旨要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变为可知可感的美好现实。
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五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开展以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瞄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聚焦突出问题,聚力整改落实,主题教育取得多方面的成效。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切实抓好主题教育列出的8个方面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这项重要部署结合我们当前正在做的事情,聚焦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加强党的建设意义重大。
不负初心,不辱使命,必须要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议上强调,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主题教育本身要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际问题。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抓好专项整治工作。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不担当不作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层层加重基层负担、侵害群众利益……对于专项整治列出的这些突出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敢于动真碰硬,真刀真枪解决问题。要找准每个专项整治的切入点,确定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进度时限和工作措施,逐条逐项推进落实。对在主题教育期间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制定阶段目标,盯住不放,持续整治,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
按照中央部署,第一批单位首先要抓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等5个方面问题的专项整治,同时针对市县两级注意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等3个方面问题,逐项细化问题清单,从自身找原因、抓整改;第二批单位要先动起来,能改的抓紧改。要把专项整治与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衔接起来,贯通于两批主题教育,加强上下互动和部门联动。
主题教育要实实在在,专项整治也不能上下忽悠,将“四个到位”全面地抓、贯通起来抓,确保整改落到实处,推动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创造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成绩。
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六篇】
对准“航向标”,夯实“压舱石”,勇挑“千钧担”。这是新时代的精神补钙,也是新征程的灵魂洗礼,更是新作为的集中动员。
按照中央部署,我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统筹推进、全面覆盖”的总体思路,坚持理论武装与传承红色基因相结合,与推动江西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重点开展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集中轮训。
截至6月底,全省1631名市厅级领导干部、24032名县处级干部参加了5天以上的脱产集中轮训;同时,对行动不便的党员干部采取送教上门或网络培训方式,实现了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轮训一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赣鄱大地落地生根。
以上率下示范引领
让赣鄱大地成为最讲党性、最讲忠诚、最讲政治的地方。省委始终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引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用力,层层推进。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省委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会、省委全会专题学习,第一时间谋划部署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轮训工作。整个轮训工作在省委统一领导下实施,省委组织部明确要求坚决做到集中轮训“一人不漏,一天不少,确保质量”。
2017年11月20日至21日,省委举办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时隔5个月,2018年4月24日至26日,为从更深层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轮训工作往深里走,往实处抓,省委再次举办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省委书记、省长刘奇确定研讨主题,审定办班方案,对筹划和组织好研讨班提出明确要求,并为全体学员作辅导报告。
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也纷纷走上讲台,为本地本单位干部作专题辅导,与本地本单位干部一同学习、一同研讨,在全省形成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学的良好氛围。
按照省委“高质量、精准化、全覆盖”的要求,省委组织部严把方案审核关,分口对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含企业、高校等)应训对象进行全面摸底,做到底数清、任务明。严把请假关,严格按程序报批。同时召开省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协调会,明确各培训机构的工作任务和分工,划分职责,划清边界。严把督查关,每月对轮训工作进行督导和调度,确保整个集中轮训工作扎实推进。
为确保轮训不落空,我省还首次设立补训班和兜底培训班,在全省范围内对未参加集中轮训及参训时间未达标的县处级干部进行拉网式排查,区分不同情形,将所有前期因病因事请假未能完成轮训任务的全部纳入培训。今年6月,在省委党校分别举办补训班和兜底培训班,对参训时间未达标的10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进行了补训;对因事因病请假、新提任等未参加集中轮训的500多名干部进行了兜底培训。
非常解渴,非常必要。参训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提了神、醒了脑,补了钙、壮了骨。培训是思想上的再充电、业务上的再促进、党性上的再锤炼。
慎思明辨学深悟透
聆听辅导报告和专题授课,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刻苦研读,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凝练出思想精髓。小组会上,学员们踊跃发言,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宿舍窗前,每晚都能看到学员们挑灯夜读的身影;学员笔记本上,记录着大量心得体会……
轮训中,我省充分挖掘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以红色基因固本铸魂,教育引导全省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四个意识”。省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中开展学习〈红色家书〉的通知》,明确将学习红色家书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
同时,紧扣江西实际,帮助学员从更高站位深入理解、更高层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根据参训学员的不同特点,邀请不同层面的专家,结合省情、市情作专题讲座,让学员直呼“解渴”;组织学员围绕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内容开展专题研讨;重点办好4个专题25个专业化能力培训班,带动各级各地干部教育培训向中心聚焦、往发展发力、为大局服务。
每一期轮训,都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作辅导报告的省领导、专家学者及党的十九大代表虽有不同,讲授内容虽各有侧重,但都能彼此兼顾、互为补充,力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实现原原本本的解读。
每一期轮训,无论是讲还是学,都实现了聚焦: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
每一期轮训,都突出实践特色,引导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找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
每一期轮训,都严明纪律要求,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岗位的学员,都以一名普通学员的身份,学在课堂、吃在食堂、住在宿舍,体现了良好的学风。
大家纷纷表示,集中轮训是全省上下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次再动员,也是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再分析、工作再定向,充分体现了中央要求,把准了江西需求,对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融会贯通真抓实干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通过轮训,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做到学有所思,用有所得;学有所悟,用有所成。
通过学习,大家深刻理解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通过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坚强领导的结果。要坚定“四个自信”、筑牢“四个意识”,坚定不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思想上衷心拥戴核心,感情上深刻认同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通过学习,大家深刻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提出“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重要要求,饱含着总书记对江西这片红土圣地的赤子情怀和殷切期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江西工作的具体指导,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做好江西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做好新时代的江西工作,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以更严的要求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一步步变为更加美好的现实,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作为、新成就,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片红土圣地的深情大爱。
回应新时代的呼声,唯有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现江西干部群众在新时代的新气象和新作为。
参训学员们认为,加快江西高质量发展须有过硬作风、真抓实干。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之风,力戒虚夸漂浮;大力弘扬苦干实干之风,力戒投机取巧;大力弘扬“马上就办”之风,力戒推诿扯皮;大力弘扬抓铁有痕之风,力戒虎头蛇尾。要集中整治“怕、慢、假、庸、散”等问题,真正通过实干苦干,推动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走出轮训课堂,更觉天高地广。大家表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一次强身健骨的精神“补钙”,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奋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不断开创江西各项工作新局面。
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七篇】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工作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力量。
学出责任担当,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就要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雨过天晴,位于三峡库区中心地带的重庆忠县,江面景色分外宜人。“现在江面漂浮物少多了,今年10月库区再次蓄水至175米高程,工作之余还能欣赏平湖美景。”清漂工人周康明见证了库区生态的变化。
围绕修复生态、整治环境工作,忠县在县城实施园林绿化补缺提质、“坡坎崖”绿化美化等工程,在乡村实施生态环境系统治理,长江两岸以柑橘、笋竹为主的“生态走廊”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12个百分点。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当地聚焦产业提档升级的难点堵点,建立“七链协同”抓产业、“走宣解”服务民营经济等机制,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同时,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如何使绿水青山产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沿江省市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江西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村民此前多以养鱼捕鱼为业。庐山西海水域实施全面禁捕后,东山村打造滨湖生态村,建设生态产业园,生态价值产品转化比例在村集体经济中已达%。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武宁县抓实调查研究,构建谋题、破题、解题“全过程”闭环落实链条,探索“林长+基层林业”联管共治新模式;发挥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心平台作用;积极推进林业碳中和、林业碳汇计量监测试点,发展碳汇经济。
学出工作本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关键是要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主题教育中,沿江省市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力量,提高工作本领,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湖北黄石市,这座因矿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转型成为一座生态园林城。主题教育中,黄石市聚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难点问题,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自觉扛起责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大投入,实施工业技改项目,一批重点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如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沿江省市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担当。
“真是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江苏雷博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竹说。这家位于江苏江阴高新区创业园的高科技企业,随着产品不断迭代升级,生产用地日益紧张。主题教育中,创业园党组织在调研中了解到企业的困难,第一时间解决了难题。
江阴市在主题教育中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领域,确定调研课题37个,党员干部开展进企入厂、进镇(街道)入村(社区)、进门入户“三进三入”大走访,推动解决发展难点堵点问题。
学出政治能力,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大文章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如何把自身发展置于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考验着广大干部的政绩观和政治能力。主题教育中,沿江省市着力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下功夫。
上海市松江枢纽建设工地,施工现场热火朝天,3000余名工人干劲十足。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支点,松江枢纽建成后可直达80%以上长三角主要城市,还将依托中欧班列、中老班列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上海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上海市松江区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结合起来,牢牢把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大机遇,紧扣“实”的导向、运用“联”的方法、贯彻“严”的要求,从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问题出发,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本领、创造性执行的能力。
区域协同发力,共享发展成果。主题教育中,沿江省市坚持以学促干,进一步完善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努力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
“现在,保护赤水河已经是沿河群众的共识。”云南昭通市镇雄县银厂村的74岁老党员常吕共已经义务巡河30多年,每周都要绕着村里的河道走一遭。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流经云贵川三省。主题教育中,昭通市召开调研座谈会、群众会,收集意见建议832条,确定“河长制”、“两污”治理等9方面40项重点任务,形成大抓保护治理的总体思路、具体对策和有力举措。昭通市还联合贵州毕节市、四川泸州市,共同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健全跨省市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机制,目前已开展川滇黔三省交界区域联合执法检查4次。
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沿江省市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进一步提高,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振奋,主题教育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正转化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八篇】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博大的开放胸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发展观,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把握发展大势、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现实要求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新挑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就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理念。
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影响,经济结构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既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也要看到当前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需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全球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为进一步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系、利用外资和安全审查的关系,我们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在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发展观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围绕发展宗旨、发展理念、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格局、发展目标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是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此后又进一步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发展,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问题上的根本宗旨。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我国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和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并科学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引。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发展“变”与“不变”的辩证法。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全面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推进五大文明协调发展,解决好地区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差距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要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揭示了强化我国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关系,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是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位,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我们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作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新概念,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生产力的认识,而且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为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中“稳”和“进”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把握大局、全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应该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认识,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指明了方向。
三、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立足新时代新变化以及胸怀“两个大局”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发展观,极大地超越了传统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内涵从一维到多维的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发展思路从局部推进到系统推进的转变,发展动力从依赖外部到内生为主的转变,深化了我们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导。
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发展观,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破解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的困境,深刻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为彷徨求索的世界点亮前行之路,为消除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为各国人民走向携手同心共护家园、共享繁荣的美好未来贡献了中国方案,开拓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格局,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一篇:政治素质存在不足3篇
下一篇:同发展对象谈话记录最新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