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主法制示范村工作情况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民主法制示范村工作情况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民主法制示范村工作情况1
向阳行政村位于商都县东南公里处,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总人口980人,耕地面积4450余亩,其中水田3500亩,是商都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农业结构居全县之首。2007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司法部、民政部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紧密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村委会及其下属的治保会、人民调节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把法制宣传、依法治理与村级服务有机结合,使民主法治建设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目前,全村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基本形成了全村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一、强化领导,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法制是民主的重要保障。我村将民主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成立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治保主任、调解主任等为成员,领导小组制定规划,研究工作,落实措施,确保此项工作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
二是村委会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措施,把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由村委会主任主管,一名班子成员负责抓好落实。村委会“两委”班子充分认识到要实现依法治村的目标,必须让农民树立法制观念,依法办事。因此,我村村委会根据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本村村民会议制度、村委会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悬挂于村委会墙上,用以鞭策村干部尽职尽责。为了让村民能够以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用制度监督村干部履行职责,村委会根据村情民意,制定了自己的村规民约,其内容涉及土地管理、社会治安、村容村貌、计划生育、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要求,既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又体现了广大村民的意志。这些村规民约在依法治村过程中发挥着既约“官”又约“民”的双向制约作用。从而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达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目的。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普法实效
村两委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四民主”、“两公开”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依法治村、以德治村、村民自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正确引导村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保障农民当家作主,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为营造良好的农村法制环境奠定了基础。通过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村入户”等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村民的法制意识。自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以来,全村共展出法制宣传栏20期,举办各种科技、法律知识培训班15期,免费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00多份,向农民赠送法律知识读本1200余册。通过广泛的普法宣传,群众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为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三、扩大民主,强化监督力度
我村在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中,重点抓好了“四个环节”:一是抓好民主选举环节。通过民主选举优化了村委干部结构,强化了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二是抓好民主决策环节,村民委员会进行决策时,充分发扬民主,对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交村委会研究,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如在水田建设、道路建设、新村规划的落实等工作中,召开村民座谈会、村民代表会10余场次,不仅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激发了农民的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此外,我们筹资多元,建设了占地亩、建筑面积多平方米的新村部,使我村党员村民议事有了一个好的场所。
三是抓好民主管理环节,依法规范村民自治。制定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有关生产、财务、治安、计生、党员干部目3标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村级民主管理的水平;同时我们建立和落实了村干部分工负责、干部值班、财务管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村干部廉政承诺等项制度,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服务功能。
四是抓好民主监督环节,实行村务、党务两公开,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向广大群众公布村各项事务的最新信息,既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准确,又便于群众监督、参与村务管理。内容上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对群众关心的优抚资金发放、村干部落实计划生育、重点工程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公开。做到给农民群众一个明白,还基层干部一个清白,推动了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机制不断优化。
四、完善措施,建设平安向阳
一是我们充分利用村广播和公开栏,积极宣传倡导移风易俗,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全村开展了“和睦促和谐”系列活动,鼓励子女儿媳为父母公婆晒被子、邻居为五保户打水。通过投票,评选出致富能手、双文明户、好媳妇,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确保了村内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邪教组织活动。
二是我们运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机制,以“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工作不过夜”为工作目标,积极解决群众的各种问题。4村级设立了村民调解委员会,各村民小组设立了人民调解小组,每10户配有一个纠纷信息员。明确职责,并能积极开展工作,热心为群众排优解难,全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11年上半年调解民事纠纷近起,化解率100%,确保全年没有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无一起群体性到区、市、自治区、进京上访事件发生。
三是在农忙季节,我们严格落实打更放哨制度,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村内不发生严重的抢劫、斗殴等恶性违法犯罪案件,为全村民主法治创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关注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几年来,我们把“发展为了人民”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察民情、听民声、排民忧、解民难、不断加大惠民力度,努力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万元,建设村内主干道千米,解决了村民出行、农资农产品运输问题,拉出了新村建设的基本框架。按照“适当超前”的原则,投资万元建设了占地亩、建筑面积多平方米的新村部,使我村有了一个多功能的活动场所,目前新村部已成为我村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为民服务、科技传播、文化活动的中心。
二是努力塑造新型农民。年,我们购买科技书籍、科技光盘近册(盘),建起了科技书屋,使我村农民有了一个固定的科技知识来源。同时开通了远程教育,购买了电化教育设施。
三是积极治理环境卫生。经过全体村民充分讨论、村民大会研究制定了村卫生公约,对环境卫生的日常维护、垃圾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建设户沼气项目,积极推进改圈、改厕、改厨,发展生态经济。
四是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为进一步深化“新农合”,我们建设了村合作医疗站,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网,小病可以直接在村卫生室报销,方便了群众,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由于我们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使农民在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极大调动了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积、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近年来,我村村民筹资多万元,建设水利灌溉余亩,新建余亩。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多亩,芹菜种植真正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人均收入达多元。其中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由于成绩较为突出,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2006年等称号。2007年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命名为“五五普法中期全国先6进集体”。2009年被民政部、司法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回顾我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任道重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决心以此次创建考核为契机,进一步对标找差,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扎实工作,深入、持久地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让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构建生态、科学、和谐民主法治示范村多做贡献!
民主法制示范村工作情况2
惠阳区淡水桥背村委会辖区有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933户,总人口3457人。该村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通过建章立制,以制治村,该村各项事务管理工作走上了有章程保证、靠民主管理的规范化依法治村轨道,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治安稳定。20年间没有黄、赌、毒事件和刑事案件,先后被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办评为先进单位,被惠州市委、市政府评为“一五”、“二五”、“三五”普法先进单位,2001年被省评为防止民间纠纷缴化二等奖,*年被省司法厅、民政厅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村。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为了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该村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组织村干部反复学习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及中央、省、市、区关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相关文件。村委会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及时成立了以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为组长,村委会副书记、副主任为副组长,村委会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落实组长负总责,副组长具体抓,其他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责任,切实地做到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
二、健全规章制度,依法治理各项事务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才能使依法治村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桥背村委会在开展依法治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实践中,主要抓好了以下三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健全和完善了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管理制度。
一是健全党支部、村委会按期换届选举制度,保证了选举工作严格依法进行。该村“两委”干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选举法》,实行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充分体现了村民的心愿。
二是建立和健全了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该村做到了凡是村里的大事,尤其是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三是建立健全了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该村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都报街道办审查备案,坚持了合法性、针对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民主性的原则,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使村管理做到行之有规、处之有据,实现村民和村委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四是健全和完善了以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使村干部各项管理行为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建立健全了既约“官”又约“民”的双约机制。在对干部约束方面,严格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年初,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规划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守则要求,都一一向村民公开。“两委”工作半年和年终分别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情况,接受监督。在对村民约束方面,根据《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结合开展创文明户活动,按照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将思想道德、遵纪守法、履行义务、发展经济、科技文化、移风易俗、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内容进行量化考评,并与年终分红挂钩。为确保“双约制”的实施,村党支部、村委会建立了会议和重大活动记录,将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落实情况记录在案。特别是与村民利益相关的决策,如土地使用、村建设规划、村民承包经营项目等群众关注项目严格按照决策的程序,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记录在案,便于群众的监督。
(三)健全完善了保障监督机制。一是建立了村民主监督小组。村民主监督小组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向全体村民负责。具体负责监督和检查村级财务,村民自治章程及其它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并负责创建活动管理、监督和考评工作。二是建立民主监督平台,增加村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该村建立了村务公开栏、光荣榜、警示台,研究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定期向群众公布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财务收支、宅基地使用等,受理群众对村里工作的建议、意见及有关违法违纪的举报,保证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处理村务。
三、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和村民的法治意识。
抓好依法治村,普法工作是关键。该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抓好普法教育工作: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普法规划和每年的普法计划。按照普法办的要求,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栏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宣传宪法、农业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宣传农业生产与农村土地承包、家庭婚姻、计划生育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共举办学法培训班15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册,办法制宣传栏50期。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另一方面,紧密结合本村生产、生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把普法工作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一是针对近年来村里民事纠纷的不断增多,村民“打官司”意识有所提高,但是缺乏具体的民事法律知识这种状况,加大对《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物权法》中规定的基本原则、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制度、特殊侵权行为及其责任、如何处理相邻关系等法律知识的宣传。二是针对当前婚姻家庭出现的丑恶现象,如家庭暴力、夫或妻一方重婚、家庭成员之间争夺遗产等情况,宣传《婚姻法》、《继承法》。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了该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强村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
四、扎实推进创建活动,促进了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该村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以来,由于领导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进一步巩固村级班子。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村干部民主议事,依法办事的意识明显增强,干事业谋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其他组织进一步理顺,基本达到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委会和经济组织为依托,其他村级各类组织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如该村“两委”较好地坚持了民主议事和依法办事,对重大项目的决策都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由于该村干群坚持依法处理村里的一些事务,村办工厂逐年增多,4个村民小组都相继办起了工厂,截止*年底,全村村办工厂已达10间,村民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二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通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既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又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消除了干部之间的隔阂,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过去村干部觉得棘手的一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如农村土地、宅基地的纠纷问题,过去一直困绕着村干部,在开展创建活动中,村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了,村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了,遇事找法的意识增强了,既减轻了村干部的负担,又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级管理。在创建活动中,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民主管理制度,实现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照章办事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是村风民风好转,社会秩序进一步稳定。通过深入开展法德教育和综合整治,该村的社会治安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吸毒等危害现象多年来实现“0”记录,人民内部矛盾纠纷调处及时,杜绝了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上访事件,村风民风好转,社会稳定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五是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完善民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由于决策透明、科学,经营规范、管理民主,促进该村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该村经济比前年同期增长18%,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10%。
民主法制示范村工作情况3
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2022年,习水县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为载体,坚持普治并举,深入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对标创建标准,细化具体任务。对标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标准,结合实际围绕组织建设、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法治建设等12个方面重点工作,细化具体建设标准,联合县民政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市级第八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明确创建工作任务、时间、条件、程序等内容。
结合专业优势,强化创建指导。县司法局充分利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平台,发挥村(社区)律师的专业优势,开展村(社区)“法治体检”活动,对村(社区)在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法律意见,配合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协助并参与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同时县司法局联合县民政局还定期开展实地检查指导,确保2022年完成全县创建率须达到100%,命名率须达到90%以上的工作任务。
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县、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县257个村(居)全部配备了法律顾问,利用微博、QQ、微信等新媒体推进法律服务,共发布法治宣传信息1000余条(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000余人次。
发挥农村“法律明白人”的带动作用,提升农村法治建设工作水平。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纳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的考核内容,近期,各乡镇分别组织今年申报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920个法律明白人开展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明白人”在普法教育宣传、法律服务引导、矛盾纠纷调解和社会治理监督的能力。
截至目前,习水县已成功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5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36个,市级126个,为法治习水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法治环境。